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肇興堂安侗寨

7/1
依依不捨告別加榜,坐上加榜-從江的小巴,一路上搖搖晃晃到從江,早上7:30左右上車,到從江都快11:00了,那個路況,只能說,「師父,辛苦了。」

一路上跟鄰坐小夥聊天,他要到從江置辦一些貨品,他已經不務農了,做著一點小生意。問他一家子五六口人約需賺多少錢才能生活,他說小孩上學每天35元,一個月90150元錢,上高中要6700元錢,3個孩子(少數民族可以生多一點的孩子)上高中,一個月就要2000元錢,整理房子,買衣服,田裡的農藥肥料,五六口之家,一個月要四到五千元錢。農村中,年輕人著眼的是未來,不確定的未來可是一筆大開銷,但老人就不一樣了,守著破屋,一小塊田,吃的簡單,未來沒有比死亡更大的事了。

從加榜到從江,沿途都依伴著都柳河,雖是地理課本上從沒聽過的河,卻也是波浪滔滔,河面寬闊,沿途不見幾座橋,倒是在兩岸有村落處,設置渡口。沿途經過一工地,小夥說,未來會發展河運,也有水力發電,可謂一舉兩得,河運船駁載重可達50噸。

在巴士站搭下午1:00往肇興的車,2:40到肇興,沿途都在修路,車子顛簸。肇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侗寨,也是中國最大的侗寨。肇興侗族也發展出豐富的文化藝術,有特色的衣著及飲食,侗族人性情爽朗健談,在這方面,西江人也一樣,或許這就是大侗寨大苗寨與小村落不同的地方。

加榜到從江,一路下坡,到肇興,我們終於領略到熱力了,跟台灣一樣的濕與熱,為了好睡覺,我們加了20元錢的住宿費,吹冷氣,雖然我不是那麼喜歡。

肇興最大的背景音樂便是小孩的嬉鬧聲,整個寨子都幾乎在做生意,除了店面,也有趕集的攤販,採買的人不見得是觀光客,反而很多是山裡面的侗族人。

7/1日,當我們踏進肇興古城,整個城區都熱鬧哄哄的,滿街是賣兔子的,賣鵝的,賣西瓜的,在街上擺大灶煮粽子的,小孩子的嬉鬧聲,一群一群大人聚集聊天的聲音,所謂人聲鼎沸大概就是這樣。我們背著大背包,一路往寨子內走,繞過了煮粽子的大鍋,跨過了兔子籠,沒有生意人招呼你,侗族們仍在這裡過著他們的生活,只是「順便」做點觀光客的生意。我們最後落腳在中寨的某個小巷子裡,這裡沒有大街那麼熱鬧哄哄的,卻多了一種聲音,抬頭看見幾匹侗布凌空垂掛,還有好幾家人在槌、染侗布,我們進了民宿的門,他們家也是熱鬧哄哄的,一群人正圍著包粽子,小孩也繞著玩,聽家主人解說,才知道今天是侗人的端午節。老闆娘操著生硬的普通話問我們要什麼房,當然是木頭房,於是一路直奔頂樓,這是加蓋在水泥磚房上的木構房,樓上還有閣樓,四面開敞通風就像傳統的苗寨侗寨,閣樓裡還堆著務農的用具。住在沒有颱風的地區真好,房子可以美麗一些,不那麼硬調。

我挑了一間光線明亮,可以看到隔壁瓦房屋頂的房間。在這裡,我們按旅遊書的建議住了三天,其實每個點我們都至少住兩天,為了貼近少數民族的生活,我們不是只有拍照,還到處找人聊天,在肇興、堂安,不只年輕人說著流利的普通話,老人家也可以說上幾句。

每次看到挑擔走在路上的農人,我都會學日本人,站直,微躬上背,點頭致意,大部分的人都會爽朗地跟我說一聲「你好」。我拍了好多挑擔者的背影,他、她們,勤奮、樂天、遵循大自然作息的精神,往往讓我深受感動。

堂安侗寨是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侗寨,曾有一位挪威的學者到堂安做研究,深受堂安的文化與自然的生活型式所吸引,他在那裡住了一段時間,後來在其他區域做研究時,不幸去世,村人為了紀念他,在寨子口種樹立碑。

我因受旅遊途中偶遇台灣來的遊客指引,知道堂安有私釀好酒,酒質有點像日本的清酒,但更勝於市面上賣的清酒,他還很豪爽的邀我們飲酒吃肉,因此我們在肇興的第二天,就專程搭車上堂安找酒。我們請旅店媽媽幫我們叫車,可能她看我們兩個人叫車並不划算,於是找來菜市場裡賣豬肉的,把賣剩的豬肉從車上搬下來,毛巾把車子擦擦乾淨,擺上兩張小板凳就請我們上車了,這真是旅途中的難忘插曲,讓我們得以以較高的角度俯瞰堂安的梯田。

在堂安走逛一個上午,還看到兩組攝影組在錄影,有一組還是韓國人加上北京的地陪,看來大陸也在為貴州的觀光做促銷,城市人的嬉鬧逗笑,不知為何我就是覺得與純樸的侗寨格格不入。不管他,我還是要去找美酒,看見門口的紅紙招貼,確定是酒家無疑,便走了進去,才剛進門說要買酒,只見一個年輕小夥在灶前炒菜,他熱情的招呼我們,說他爸爸便是釀酒師傅,一邊找他爸爸去打酒,一旁小桌上已擺滿了菜,與小夥子聊了幾句,本想今天過節,家人團聚,不打擾他們,就要出去,沒想到年輕人很熱情,問我們要不要留下來吃飯,我們當然內心很高興地留下來。席間聊天,知道這家的年輕人都到廣東打工,哥哥一人隻身在廣東打拼,嫂嫂在故鄉帶孩子,弟弟原本也在廣東做LED燈飾,但因工廠蕭條,就先回來了。他原本也是師範畢業,因沒有補上教師的職缺,曾在學校擔任代課老師一段時間,但因薪水低,所以還在找其他出路。熱情的他,燒著一手好菜,全桌的酒菜都是他置辦的,他希望未來可以開一間小民宿,接待長住型的旅客,體驗農家生活,他計劃把侗族織布釀酒的技術跟大家分享。但他說,他家是農家,沒辦法像一般飯店弄個標間什麼的,我說,農家就是農家,只要乾淨,舒適即可。可以用他媽媽織的布做裝飾,就可以很有特色了。其實在不久的未來,廣東到貴州將有一條鐵路被興建,據說,只要4個多小時就可以到了。待續。

有一些中年以上的貴州婦女仍在製作她們的傳統工藝。

侗族的建築

鼓樓



堂安



戲台

拄杖老者



勞動

不知為何,一路從貴州廣西到福建,覺得不像台灣蚊子那麼多,他們的水溝多半像這樣,要不就是常年有流水,要不就是水下滲很快。

小歇

叨擾一頓午餐,右邊那道紅色的菜是血紅,是把生的血加進炒好菜中攪拌,很特別的,只是我們不太敢吃,燉兔肉則非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