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電影 東京未婚妻


前些日子的櫻花季,認識的同學朋友鄰居紛紛都去日本賞櫻了,亞洲精緻文化的代表  日本,是台灣人中國人都很喜歡去的後花園,當然,我也喜歡。去日本那麼多次,最愛去的,還是京都奈良,或是金澤高山,去了一次兩次三次四次,這一次還是京都奈良。去之前,一如往常,又翻起了日本的歷史書,看起了日本電影,為日本之行塗脂抹粉。

這次看到"東京未婚妻",改編自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的暢銷小說《Ni d Eve ni dAdam》。這部影片讓我理解我想去日本的情愫,也知道為什麼老往京都奈良跑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日本古老的文化,京都保留很多的古蹟....,然而這跟現代的日本相去有多遠?這部影片讓我警醒,關於日本文化,如果只是穿穿和服喝喝清酒吃吃壽司逛逛庭園而已,不要輕易地說妳喜歡,對我們外國人來說,我們喜歡的日本,可能是透過書籍(寫作於哪個年代?),或是旅遊廣告,用濾光鏡濾掉了某一部分....。就拿庭園建築來說, 對於現代的日本人,這樣的生活場景,已成為過去,而京都的古老生活方式,在川端康成寫古都的時候,也已成過往。

這就好比,從小唸了很多唐詩宋詞,然後去西安洛陽和開封去找尋唐朝文化和宋朝文化一樣,關於古代的中國,更幾乎都停留在書籍與我們的想像中。

這部影片是關於一個比利時女生懷著對日本文化的憧憬跑到了東京,她認識了一個喜歡法國文化的日本男生,也是她法語教學的學生,懷著對彼此文化渴求的心,這一對年輕男女有了夢幻似的交往,然而任何一種文化,因其自然的發展,總有精華,也有渣籽,我們無法在我們置身的文化中,做到去蕪存精,就像渴望日本文化的比利時女孩,無法捨棄法國式的自由。而渴望法國文化的日本男孩,無法放下他的枷鎖。這就是這部影片想告訴我們的。

摘錄影片中的對白如下:

比利時女孩對朋友說: 我怕他把我當法國人,而我把他當日本人。

要遠離死亡,就要拋棄自我心中死板僵硬的看法。

我當年20歲,還在尋找方向,這就是我熱愛生命的原因。

那天我學會了,先自由,然後才能愛人。

生命的起源,同時充滿苦痛與喜樂,我既包含了過去各種面向,也包含了種種尚未挖掘出來的自我。

那天我學會了,我就是我自己。

行動是唯一的真理。

不自由,是最大的恥辱。

影片雖以小情侶的浪漫進行著,但分別的因子已經顯現出來,我正納悶著一切要怎麼收尾,311地震就來了,也好,如果愛情就在此停住,未嘗不是最美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