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有餘的幸福

在與咪咪相處的這五年來,可謂從不斷的衝突與磨合中認識彼此,人與貓在拉鋸的兩端,各為自己的自由與尊嚴而戰。人有人的想法,貓也有貓的想法,在人聲與貓語的一來一往中度日,可見想法的分歧。JS說,就因為如此,他更敬重牠,人因思想而存在,貓也是。

咪咪剛來的時候是一隻野貓,可憐瘦骨伶仃的,還帶著三隻小貓。身型比三隻小貓大不了多少,還要哺乳,要不是饑餓難耐,牠大概不會放下貓咪的尊貴與自由到人類的門前乞討。剛開始我們與牠的關係也是自由的,一天兩頓飯,大家自由來去。彼時的牠很能吃,我們放多少,牠就吃多少,有時要出遠門多放幾天的食物份量,牠也可以全塞進肚裡。牠拼命的吃好像好幾天沒吃飯一樣,看得我們直搖頭,這樣吃肚子怎受得了。

後來因為一些偶發的事件,我們把牠抓進屋子裡來,刷洗一番後,牠正式變成一隻家貓了,有充分的糧食與有限的空間,並遵守日夜作息(當然一開始是不願意遵守的,牠總搞不懂天黑要睡覺這回事)。

從一隻警醒的野貓變成一隻慵懶的家貓,牠一直在調適。一開始,我們餵牠時,牠仍舊是把食物吃個精光,如果份量少一些,牠還會抗議,叫個不停,直到你在牠的食盒中再擺上一點豆子。時日久了,牠發現沒人跟牠搶食物,牠開始有了信任感,知道食物不會有其他動物跟牠搶,而且吃完了還會再補充。每次餵食,牠不再吃得那麼急,甚且還會留下一些豆子,等牠伸伸懶腰,晃蕩一番回來再吃,即便我們放的量不多,牠很可以一次吃完的,牠還是會留下一顆或兩顆豆子,享受有餘的幸福。

原來貓咪跟人一樣也喜歡享受這種有餘的幸福,相對之前作為一隻野貓,吃了這一頓不知下一頓在哪裡的困厄,這種有餘顯得彌足珍貴。

中國人的年菜桌上,一定有一尾魚,象徵年年有魚(餘)。在豐盈滿溢年代出生的我們,只知形式,不能深刻體會有餘的幸福。但經過困苦戰亂年代的老祖宗們,卻是經由一些簡單的形式將他們期許的幸福感流傳下來。有餘代表下一頓不會餓肚子,代表基本的溫飽能夠持續,代表有能力度過災難,這就是一種幸福。古早人們的幸福,今天卻在一隻貓咪身上體現了,幸福就是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