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2023/3/26~. 奈良

從京都的平安時期要去了解古代日本天皇的歷史是不太夠的,而現在天皇的平安時期其實並不平安,關白攝政下,這段紛紛擾擾時期在結束源平戰爭後進入鐮倉幕府。幕府的名稱是相對朝廷來的,朝廷是在天皇的統治下,而幕府名稱的起源是戰場上搭建將軍統治的帳幕,然而此一名稱後來就成了將軍統治日本的政府代稱。

日本的奈良時代,是日本傳說時代與日本信史時代的銜接,也是轉身為大和國的時代,他如何華麗轉身?他如何統治日本,他的統治範圍為何?在那個時代,其他的日本區域又是什麼樣的狀況?這些都是我的疑問。

由於早期日本沒有文字,在沒有文字前的日本,其他有文字的國家是怎麼記載他們的,有的,很片段的提及,倭人,漢倭奴國王印,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汉书 .  地理志下》 ….早期日本人沒有部落國家的名稱,所以只能由著其他國家幫自己取名字,又因為個子矮,直到日本戰國時代,日本人個子都不高,所以得了一個字”倭”。但倭人的名稱來由真的只是由漢朝片面命名嗎?還是第一個日本外交官ㄧ直想要表述,然而詞彙不多,只好ㄧ直Wadashi,漢朝的外交官就記下了”倭”?😁

日本的古代社會區分是由繩紋時代,彌生時期,古墳時期,一直到平安時期,進入平安時期日本人開始有了文字,他們也幫自己取了個體面的名字,大和民族,以及風光的國名,日本。日本國的由來,坐標參考是中國,因為太陽打東邊升起嘛!所以順理成章地日本的保護神就是天照大神。寫出這ㄧ大套說法的,就是現代天皇的祖宗,著作名稱”古事記”。古事記銜接了傳說與信史,而日本書紀則是日本有文字以候的正史。關於日本的歷史就說到這邊,下面是一些奈良的照片。

法隆寺的迴廊



東海步道

若草山上的櫻花樹

二月堂一帶 甚美

講談社日本歷史https://site.szplus.com/content/s62d65a5de4b03f413ce9b76c.html

https://youtu.be/6yLGHduU0-E

平安時代https://m.baike.com/wikiid/1978042189812204923?baike_source=pc

有趣的論點

https://www.xiaxiaoqiang.net/ten-truths-about-the-japanese/.html



2023年4月1日 星期六

2023/3/20~ 京都



春天啊!

從來沒有在這個季節來過京都,2023年3月20號,我們又來到京都了,第一天的行程我們即到北山,這是我們過去沒有旅遊過的地點,因為聽說今年的櫻花早開,所以我們就選擇到仁和寺賞櫻花,但仁和寺的櫻花花苞鼓鼓,卻尚未大開。離開仁和寺我們沿著山腳一路北上,經過金閣寺就順便進去看看,從來沒有來過金閣寺,然而金閣寺好像大陸的寒山寺,朝聖的人,人挨著人,即便下雨,也不減興緻。沿途鐘聲不斷,原來給一些錢就可以撞鐘一次,好奇的觀光客們排隊上去撞鐘,比寒山寺好的是,這個鐘是和平鐘,所有撞鐘的人都祈求和平。

仁和寺櫻花

仁和寺

雨中的金閣寺

從金閣寺出來飢腸轆轆,簡單吃個午餐便繼續我們的行程,下一站是源光庵,這是一個不大卻又極其雅致的寺院,時常地舉辦一些佛教的課程或是祈福法會,每一個寺院都有每一個寺院的住持,每一個住持也依照他們的特質及寺院的特色經營他們的寺院,源光庵就是這樣一個庵院。說起源光庵他的來頭其實並不小,1346年起建,後陸續整修,1600年整修時有些建材來自被燒毀的伏見城,這就要說起伏見之戰了。秀吉死後,關原之戰前,德川欲稱霸日本,越後上杉家不願再攪和在東西兩派勢力中,不願上洛,家康率軍征討,伏見城所在之地是掐住西軍的要塞,守城者鳥居元忠是德川家康忠心愛將,在石田三成領導的伏見城戰役中兵敗自刃,伏見城也被燒毁,石田三成在後續的關原戰役中敗給德川家康,伏見城也沒有再整修,家康得天下後,在德川家的領導下,很多天守都被拆除,統治者有了鐵炮這樣的優勢武力,不再需要城池天守來維持地方治安,德川家穩定領導日本達兩百多年,伏見城燒毁的廢建材就這麼移到了源光庵做為整修的建材,在源光庵正殿的天花板(血天井)上,還可以看到血腳印,以及沾滿血跡的盔甲印痕。


一入源光庵,有一種深層的寧靜,焚香的氣味,撲鼻而來,我們在這裡逗留ㄧ個多小時,直到遊客散盡,才依依不捨離開。


源光庵



離開源光庵後,我們緩步走下山,散步到大德寺。說是大德寺,其實是很多庵、寺、院的總和,這裡有阿松的芳春院,也有石田三成的三玄院,好一個寧靜的所在,很適合散步。


回到旅館後,想去附近的一間燒烤店吃晚餐,這間在12年前開張,撐過了新冠的疫情,料理好吃,不貴。結果店主滿臉抱歉的說要預訂,可能也因為當天是立春吧!沒有預定就沒位子。後來我們去附近的一家套餐料理店,晚餐時間在裡面吃飯的大多數都是外國人,而且大多是年輕人,疫情之後來日本旅遊的外國人真是不少,美國人當然很多,韓國人,印尼人,可能也有馬來西亞人,帶著頭巾,還有印度人,兩岸三地的華人也不少。


晚上看天氣,明天是晴天,我們決定起早,趕JR去姬路城。


在台灣買的一日套票可以搭地鐵,關西一帶的火車,但最高等級只能到新快速,新幹線是不能坐的,大白兔也不行。


世界各地來看姬路城的人不少,日本人自己也很多。JR車站一出來,我們就看到姬路城了。






姬路城又稱白鷺城,天守樓高五層,地下一層,共六層。在黑田家當家時完成今天我們看到的規模。參觀這麼雄偉壯闊的城池時,我不禁暇想,如果我是進攻方,我要如何進攻。如果我是守城方,我又要如何守城。城池的建造,他的防禦功能展現在守城的時候,消耗敵軍的兵力,造成對方巨大的損失,達到以少禦多。而這樣的一個城池可以抵禦幾倍的人力呢?我們來看看一個現成的案例,在維基百科中。“1568年「青山、土器山之戰」赤松政秀發兵軍3000人對黑田軍(職隆、孝高父子)約300人,在劣勢中固守姬路城將赤松軍撃退。”


姬路城的美麗自不待說,它記錄的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的戰爭型態。


走逛姬路城及天守閣花了不少時間,以致於所有的遊客出城後做的第一件事如果不是喝水的話,那就是買冰淇淋啦!想來商家也很明瞭逛這麼大的一個城是需要補充點能量和水分的,冰淇淋的攤位特別多。


回到姫路市JR車站,我們又去吃了飯糰,是幾位太太們經營的小店,在車站內,從早餐賣到下午,超好吃的飯糰。


下一站,神戶,神戶牛,我來啦!


神戶城就像一個商業的大城,高樓林立,快速道路也架得很高,我從快速道路底下走過的時候,就想到阪神大地震的畫面,高速公路的高架橋被震垮,非常的驚人。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的各大城市紛紛開港,迎接西方歐美人士的到來,神戶因他的地理位置,東有大阪京都,南隔內海面四國,西有廣島長崎,港灣吃水深,適合大型船隻停泊,神戶因而成了一個國際型的大港。在面對港灣的山上,有一個區域現在叫北野異人館,在那裡聚集了很多當時來自世界各地法國英國德國荷蘭的商人居住的地方,跟長崎一樣,這些帶有異國風的建築,現在也成了熱門的觀光景點。市政府也在加強整修中。


這些建築中我參觀了風信雞館,這棟建築是一個德國商人建造,他的孩子也在這裡出生成長,然而一戰後這個商人破產了,晚景淒涼,後來不知所終。





台灣在淡水及台南也都有十三行的商人聚居,當年的商人在清日甲午戰爭後也陸續離開了台灣,日本在打贏了滿清以及俄國以後,儼然一副大國崛起的姿態,開始學習西方殖民統治亞洲,然而以後起之秀要來殖民亞洲,在統治區塊以及經濟上就要面對其他歐美國家的競爭,甲午戰爭後,三國干涉還遼讓日本開始痛恨外國人,因為他們費勁千辛萬苦打贏了這場戰爭獲得的利益,卻被列強干預吐了出來,面子上遭遇的羞辱,實力上又比不上其他的國家,在人民的心裡就塑造了仇恨,我想這種仇恨情緒對於當時在日本以及在台灣的外國商人們大概很不利,或許這也是這些商人紛紛離開的原因。加上一戰後本土國家民不聊生,商人在此也就沒有了利益可圖。


參觀的過程我有一些感慨,這些來到這裡的商人們在母國的家世背景應該也不錯,至少還有良好的教育機會以及資金來到亞洲做生意,然而當初還有另外一波移民到了美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這些大多是窮苦的農民,他們卻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生根了,相比於在亞洲殖民者,這可真是一個很大的對比啊!


晚餐當然是神戶牛囉!我想了一想,牛肉要用什麼樣的料理方式,最後選擇了鐵板燒,谷歌地圖上顯示有一家風評還不錯的鐵板燒店,看起來裝潢舊舊的,帶著忐忑的心情,我選擇了它,找到這家牛排店的時候,它居然在一個小巷子裡,而且店面不在1樓,是在建築物的6樓,心裡有點忐忑,但是想想人家開在6樓還可以做生意,有6000多個點評,應該還是有一點特色的吧!於是我們下定決心,一進6樓,整層6樓啊!都是他的店,裡面賓客雲集,鐵板燒的師傅一個人要服務六位客人,一桌桌的鐵板燒,生意超好的,台灣人日本人美國人各地的客人都有。牛肉送上來的時候,鐵板燒師傅還會拿給我們看,每一塊牛肉上都貼有說明,是什麼部位的肉,肉質如何,油花如何,ㄧㄧ拿給我們看,才做料理。不知是牛肉的部位,還是鐵板燒師傅的技術,這個牛排真是我吃過最嫩的。


今天我們決定繼續尋找京都的櫻花,從哲學之道開始吧!坐車到銀閣寺下車,沿途看到平安神宮還有鴨川的花已經盛開了,原來京都的櫻花已經開得這麼美了。果不其然,哲學之道的櫻花也盛開了。這時候雨也下了下來,雨打櫻花,雨中賞花又是另一番味道。哲學之道賞櫻花也是台灣人喜歡的項目,沿途看到不少台灣人來賞花,也有一些外國人。走著走著雨下大了,便開始尋找中午能夠坐下來吃點餐食的地方,正好法然寺附近有一家美麗的咖啡餐廳,侍者把我們安排在面對哲學之道的位置,我們可以一邊吃著餐飲一邊賞花,安靜愉悅的進餐氣氛中,只聽到音樂緩緩的流溢。






餐後我們又去法然寺散步,這裡入園無料,庭園又極其的雅致,是個修行的好地方,幾乎每次來京必訪,進了山門,我緩緩走下石階,一邊看著園內的景致,一邊回想過去幾次來訪的情況,每次都有新的體悟,然而十幾年來,我也在變化,是的,從人生的夏末進入秋天了,身體漸漸老化,頭髮白了,皮膚乾躁常常發癢,視力也大不如前,生命中似乎感覺到了秋意,人生如果用百年來算,每25年是一個階段,25之前是青春期,25到50是盛夏,50到75是金秋,75到100就是暮冬了,如果用100算,我正在金秋,如果用80算,我正要進入暮冬,正在這麼想著,前面有一行三個人也撐著傘過來,擦身而過的時候,我聽到了老先生對我說空茫哇,你好。我突然警覺,老先生有八十幾了吧!他摳摟著背,拄杖撐傘,猶精神地對我說你好,而我只是沈浸在自身的老化中,這是一個資深老者在對資淺老者打招呼啊!人到老年,要怎麼面對一切的不便,還願意拄杖撐傘看櫻花,逛寺院,順便看看已經入葬寺院墓地的親人老朋友呢?作家谷崎潤一郎也葬在這裡,受到鼓勵,我決定也撐傘去墓地找谷崎的墓,然而看遍所有雅緻的墓碑,就是找不到,放棄尋找後,傳訊息給臺灣的朋友,他們馬上在谷歌上傳谷崎的墓,原來他葬在一棵櫻花樹下,墓石只是兩塊石頭,上面各刻一個字,空,寂,沒有名字。


離開法然院後,兩腳都是溼了,路經永觀堂南禪寺不入,在蹴上坐地鐵到京都車站,在車站地下二樓的超市買了好吃的便當還有酒回旅館,走出車站時又去拎了一袋進進堂的醍醐麵包,這時下了一天的雨終於停了,我們散步回旅館享受美味的晚餐。


Citadine 附設簡單的流理台

京都車站地下室超市所賣的便當

在京都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腳踏車快遞


都說在京都要找個特色咖啡店坐下來喝杯咖啡,悠哉悠哉地看行色匆匆的路人,然而想去的地方太多,以致我才是那個行色匆匆的行人。


今天想去鴨川看看,出了旅館走五條到鴨川,但見賞花客已在木屋町通入口拍起花了。下到鴨川,散步的,遛狗以狗會友的,跑步的,撿垃圾的居民,還有三隻鶴聚在一戶人家門口,不知等待什麼?走到四條後,往上走可以接到先斗町通,這裡晚上挺熱鬧的,白天則是很好的拍照景點,夏季時靠鴨川的那一側會擺上涼床,供食客們享受涼風。先斗町通到底後接龍馬通順走木屋町通,木屋町通緊臨高瀨川,說是川,其實都不大,人工挖掘,舊時可通小舟運送物資。沿木屋町通散步過三條大橋回走往東山方向經知恩院古門,再走到知恩院道,知恩院山門的櫻花開得很美,園內一如既往,朝聖者不斷。出知恩院,經圓山公園,擠滿看櫻花的遊客,繼續往寧寧小路走,道路兩旁雅緻的院落用美麗的圍牆阻擋,牆外熙攘往來的遊客,不影響牆內的安靜神秘。找了一間面對高台寺極為雅緻的餐廳,設坐在二樓,窗外景色極好,服務人員熱心地幫我們解釋餐食的用法,這一餐應該會在我的人生印象中留下美麗的一幕吧!我這麼認為。


鴨川旁的餐館

白日裡的先斗町通

知恩院山門前的櫻花極美


餐館外的風景


京都的豆腐餐。京都因為佛教寺院多,佛教不吃葷,所以僧人多以豆腐當作蛋白質的來源。以前都覺得日本人為什麼吃東西都要用很多的小缽,今天吃豆腐餐的時候才猛然領悟,三個小缽裡面放了3塊小豆腐,豆腐是一樣的,但是醬料不一樣,滋味就不同。吃同樣的豆腐領略三種味道,這個就是小缽的意義。

出了餐廳,一如既往,我們順著寧寧小路接三年坂二年坂坐京阪本線到伏見稻荷。

伏見稻荷的鳥居,每一個鳥居都是個人或商社奉納的,每一個鳥居也是每一個信眾的祈願,原來我們是走在信眾的祈願之下,這無止無盡鳥居之路就好像人生之中各種期望,無止無盡的期望,而我們在期望之下踽踽獨行。

原本以為伏見稻荷就是有一堆紅色鳥居的地方,而紅色鳥居只是讓網美拍照的地方,所以我原本打算就走一走,或許花個10幾分走完吧。但千本鳥居不真的只有千本鳥居呀!它是一座山,山的登頂路上全是鳥居,當我走累了看路邊一個標誌牌上說有一個觀景平台風景勝美,於是我又辛苦的繼續往上走,看到一個平台可以俯瞰往伏見及奈良方向,景觀看完了,看到登山的人潮不斷,我想我應該還可以繼續走吧!於是我又繼續往山上走,又看到了一個更高的點可以看到更廣視野,這時候有些人已經停下來吃東西休息了,我滿頭大汗想要放棄,可是停了一會又覺得不服氣!那邊還有人繼續往上走,雖然路上的警告牌說此山有野豬行人小心,我還是繼續往上走,終於登頂了,山上堆滿了石頭,每一個石頭都是日本的神,都是日本的民間信仰,小石頭前更多的小鳥居,每一個鳥居都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或是一個公司的祈願。


稻荷的鳥居是眾多的奉納所形成,就像醍醐寺用種櫻花做奉納,嵐山愛宕念佛寺收集石頭小菩薩,伏見稻荷收集鳥居,不管是櫻花,石頭小菩薩,或鳥居都是人們的祈願啊!然而觀賞櫻花和石頭小菩薩心情是愉悅的,在厚重的鳥居下辛苦登山,則是另一番體驗,我想到了薛西弗斯的滾石頭,每一個祈願都是有重量的,不管這個祈願是別人給我們的,我們給別人的,或是我們給自己的。在鳥居下登山是人生的儀式,到了山頂,大型鳥居都不見了,幻化成滿山的石頭,這可不是賈寶玉的石頭嗎?或是薛西弗斯的石頭。


醍醐寺起造於平安時代,貞觀16年,西元874年,為弘法大師空海的孫弟子理源大師所建。應仁之亂曾經燒毁。在元祿時代秀吉重建醍醐寺,並種植700棵櫻花。園景甚美,三寶院的庭園也設計巧妙。在庭院中遊走,可以想像秀吉當年花餞的盛況。



三寶院觀景的遊客

逛醍醐寺看滿園的櫻花,走來走去,腳酸肚飢,壽庵前排隊等吃的隊伍拉得挺長,名單也很長,終於輪到我們進壽庵時已經快兩點了。侍者安排我們坐在面對窗戶的位置,很美的景致,窗外一對夫妻吸引我的目光,那是一對中年夫婦,坐在壽庵外一塊大石頭上,拿出自備的點心與水,邊吃喝聊天,狀甚愉快,今年的櫻花好美啊!明年我們再來,太太滿臉笑容,先生點頭回應,忽然妻子被一個東西吸引,站起來走向窗前,我引頸翹盼,原來是樹下草上的一株小菌菇。在日本,雖然經濟發展處高原停滯,但升斗小民仍舊可以擁有屬於他們的快樂,這是文化豐富的功勞啊!真正的幸福經濟。25年前(1998)在。日本吃一碗白玉紅豆要價600,今年我來也只要700,如果用匯率換算,甚至比以前便宜。日本的政府國民,方方面面的要使國家國民處於一種幸福的狀態,而這種幸福連國外來的觀光客也感受到了,不管在京都的道路上,餐店裡,各個觀光景點,我感受到了來自各國觀光客歡愉的景象。


但是我仔細比較了疫情前我曾經去過的有特色的餐飲店,疫情後他們卻消失了,向來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幸運。


逛完醍醐寺回來,在旅館休息一下,這是在京都的最後一晚了,明天我們要去奈良,所以想來點特別的,我們打算晚上去看夜櫻。在去看夜櫻之前,當然要先挑個特色餐飲來吃嘍。來京以後,從神戶牛,京都的鯖魚便當,寧寧小路上的豆腐餐,今晚想要體驗一下日本人的蕎麥麵。


蕎麥麵好硬,這是我入口第一個感覺,為了體驗日本人吃蕎麥冷麵的感覺,我特意點了冷麵,猜想它的口感應該很特別,不出所料,J S點的是熱麵,口感就跟普通的麵一樣軟軟的,蕎麥麵有一種淡淡的米麵香氣,為了能夠增加味覺的變化,它還可以加細蔥,哇沙比,還有鰹魚滷煮的湯汁。我猜蕎麥麵在江戶以前應該是平民的麵食,它不像烏龍麵那麼Q彈,也不像拉麵變化多端,它所使用的食材樸素得讓我體驗了日本最原始的滋味,淡極始知滋味濃。冷麵醮著醬汁在口中慢慢咀嚼,吃完麵條,醬汁還剩很多,侍者又端上一壺煮蕎麥麵的麵湯,麵湯濃稠,稠的像我們吃極稀的稀飯,她比手勢,要我們把這個蕎麥麵湯汁加入醬汁裡面,是的,麵湯不能浪費,醬汁也不能浪費,煮麵剩下的麵湯,和吃剩下的醬汁攪和在一起吃下肚,這是蕎麥麵最極致的品味方式。這時我們為了配麵所點的豆腐沙拉,和唐揚都不算什麼了,這碗湯汁才是蕎麥麵的經典啊!


對食物最大的禮敬 就是把它做的好吃

明天就要離開京都到奈良了,今晚我們決定到河原町通看夜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