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一月的花


茶花開了,今早打開後窗望向後院才發現角落裡的茶花靜悄悄地開花了,一小撮的紅映著周邊像廣袤般的綠,怪道這會子才發現它。這陣子很多植物都在開花,桂花樹像喧天的鑼鼓般怒放著,在園子裡隨處都可聞到他的味道,附近有一處農地種滿了桂花,散步約50米前就可聞到他的香氣,附近的田也沾帶他的香氣。

12月底1月初,梅花也開花了,梅花的香味是一種冷香,越冷越香,梅花開花時也是學生在準備期末考的時段,當年還是學生的我總因此怨嘆無法盡心盡意盡情盡興地賞梅。

田地裡無時不有驚喜,賞花採果耕作,農地就是我的實驗場,也是我跟大自然交心的地方,常常人問我是用什麼農法,其實我沒什麼農法,植物喜歡什麼我就給他什麼,我寵愛他,他就回報給我以驚喜。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田間筆記 馬鈴薯種植 垜田

11月下旬種的馬鈴薯,種下約60天,因被雉雞翻出,看到那麼大的個頭,只好撿回來吃了,當真香Q好吃。兩個人分食一顆馬鈴薯煮魚,一碗青菜,配上一碗紫米糙米黃豆燕麥混合煮的味噌粥,一餐就打發了。吃完了飯,好戲上檔,李少紅的2010新紅樓夢,說來這是第三次看了,還是看不膩,要說的是,我是從紅樓夢學著看人的,大戶人家的人多,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的層級與細節,因而每次重看紅樓夢都有新的發現,襲人曾說賈寶玉對人總是陪著小心,就是此意。


這是第二次種馬鈴薯了,之前種的馬鈴薯,個頭小,撿回來作下一次的留種也就差不多了,沒什麼可吃的。這一次從馬鈴薯發芽,種植都費了一點心,因而有此收穫,在此書寫為記。

靜置發芽的馬鈴薯,芽點長到約一公分長,不銹鋼刀以火烤過,冷卻,把芽點切下來,芽點放在衛生紙上乾燥,約4~5天後移到土壤裡種植,切剩的馬鈴薯先不急著丟,它還會繼續冒芽,可以留待第二回的種植。我以四顆馬鈴薯的芽點就種了約40株馬鈴薯。

土畦上挖穴,將馬鈴薯芽置於穴中,薄覆些土,日日澆水,陽光大時澆水頻率需高些。就算是旱作,花生黃豆小苗時,我還是要澆水,直到植株夠大,已能自我遮蔭,讓表土保持潮濕,才減少澆水頻率。

當馬鈴薯枝條抽高,我會在穴中放一些乾草或乾樹葉,如圖,可以保濕,在接下來的覆土動作時可以減少土壤的壓力,因為這裡的土壤黏滯不透氣,故而有此動作。

等馬鈴薯枝條更高,葉子更茂密時,開始用鋤頭幫馬鈴薯覆土,但要小心,不要壓著枝條。覆土後,可以減少澆水頻率,三五天澆一次即可,如果陽光不大,甚至不澆都可,種植60天後,馬鈴薯的葉子已略顯老葉狀,沒有新葉產生,這時挖開就有馬鈴薯了,可以慢慢的嚐鮮了。


第一步,穴植。第二步,覆乾草。第三步,覆土。

我家的垜田。大陸拍的"舌尖上的中國"有一集講到興化垜田,我曾上網由google earth的照片及地貌去研究垜田的形成,也常看世界各國,甚至沙漠地區的農業景觀,挺有趣的,農民啊就像是大地的繪者。話說中國的農民是全世界少有的優秀農民真是一點不為過,他們因時因地發展不同且多樣的農耕方法,又因大陸地大,土地種類各形各色,因而有各式各樣的農耕方法,垜田即是其中一例。

照片來源取自google earth

興化垜田就在江蘇揚州附近,其實它就是利用河川口的淤積開河道,淤積土便成良田,想像著把威尼斯的房子都變成田就是了。居民都是划著小船去照顧自己的田。我們家的田地是旱地,固然無法蓄水划船,但把土地挖成一塊塊,等噴灌水來,池塘水位增高之際,把水引進我們家的芋頭田還是可以的。這樣我就不用守著芋頭田澆水,就算長時間不在家也無妨。今年秋天,就等著紅燒芋頭了。至於芋頭的種法一如馬鈴薯也是穴植覆葉的。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陽朔興坪 老寨山旅館

出來旅遊有時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生小故事,老寨山民宿主人林先生就是這樣。林克之先生,日本籍,有關他的故事,網路上都可查到,此處就不再贅言。
老寨山網頁  http://www.laozhaishan.com/

到老寨山時已是黃昏,旅館中已有一位日本自助旅遊者住宿,林先生帶我們看完房間,就回頭做他自己的事,燒熱水。他每天都要用木柴燒水,然後幫每個房間的保溫罐注入熱水。林先生話不多,偶有日本遊客他才會用日語跟他們聊天。兒子國小高年級,近因中日之間的關係,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我們在大陸一路走來,偶而也會看看新聞,大陸中央電視台最近反覆播放當年中日之間的戰爭,再加上釣魚台事件,境內瀰漫一股反日情緒,中國內地的日籍投資者能跑的都跑了。人的心真的很容易被煽動啊!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者不移,真是一句千古名言,但是我們真的知道我們自己被煽動了嗎?常常能煽動我們且能打動我們的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讓我們自己去接受蠱惑與煽動的言詞,這原因來由就是私己,一但陷入私己的情境,中道與正義就不在了,所謂的正義其實就是中道,不偏不私的意思。說到這,打一句中華民國長期盟友美國的笑話,美國常說他們站在正義的一方,因此執行世界警察的工作,但他們的總統就職時卻要宣誓不能違背美國的利益,這就是私己,既是這樣,在處理國際事務時,誰能說他們代表中道。

林先生年青時從富裕的國家出走,在世界各地尋找他可以貢獻著力的地方,他從無私奉獻中尋找生命的意義,他經歷貧苦與落後世界,而這些經歷在他身上烙下印記,68歲的他,精瘦,微駝著背,褲子打著補丁,彷彿要從富裕世界脫身,返回最原始的樸素生活,每天撿柴燒火,每隔一段時間上山撿拾遊客丟下的垃圾,這是林先生的意志,做多少算多少。待續。

從老寨山上俯視興坪



紀念林先生事蹟的中日友好亭

 林先生上山撿垃圾

林先生一家,林太太做了滿桌的菜

土磚房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桂林陽朔興坪走逛

2014/7/4 一路從肇興坐巴士經洛香、八洛、三江到桂林,路上一直沿著一條大江,google地圖上查不出江名,在大陸即便是一條不知名的江也是很大,江面寬廣,流水浩湯,詩人說,「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或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景總離不了江、河、湖、泊,這也是我沿途常看的景緻。兩岸偶有村寨,村寨相通仍靠擺渡的船,故而還有一些碼頭在村寨附近。

三江屬於廣西省,有三條江在此交匯,在從前想必也是客旅往來的城市。在三江看到一些扛包打工的人,他們的擔子上一邊是他們外出家當,一邊則是一個鳥籠,此邊人愛鳥成癡,出外也帶著鳥。

受限於群山環繞的關係,桂林和陽朔都不是很大的城市。從三江一路風塵僕僕地搭巴士到桂林,一進桂林市,就明顯地感到一些差異,這差異拿什麼比呢?就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我們這一車灰頭土臉的人,以及全身都濺著泥漿的車子進了一個異常乾淨整齊的城市,我坐在車上,就著車窗往外看,桂林的城市雖說不大,道路倒是挺寬廣的,沒記錯的話,至少六線道,中間分隔島的地方,還種著花草及灌木,跟台灣分隔島的灌木不一樣,桂林的灌木修剪的齊整好看,有的還有造型,我跟JS說,這桂林市一定挺富裕的。正逢下班時間,路上都是車,細看這些車,各種各國的進口車都有,桂林陽朔這一帶因富山水之勝,是中國內地與外界較早接觸的地方,因此城市顯得發展又進步,但他的進步卻不像北京上海,沒有什麼高樓大廈,卻自有大戶人家的一種風流細緻氣派以及悠閒。桂林市街頭的婦女如果不是忙著擺攤賺錢,就是蹬著高跟鞋,穿著時髦在街上走著。下午黃昏,店鋪擺攤的收攤了,糾集鄰居朋友在店舖街道旁打起了麻將,這種優閒,桂林人就是桂林人。

2014/7/6 坐旅遊船從桂林到陽朔,本來跟旅行社訂的是楊堤到興坪的小船,但因最近的雨下不停,灕江水漲,河水滾滾,連竹筏漂流也被限制,危險。我們只好聽從旅行社的建議坐大船。我們先坐大巴到桂林碼頭,再搭船順灕江南下陽朔,雖然天氣不好,碼頭邊等著上船的人仍舊不少,大家排隊依序上了船,好幾艘船先後出發。

我們搭的船有兩層,上層客艙與下層客艙的價錢是不一樣的,下層客艙裡六個人一桌,三人一排面對面坐著。才剛坐定,服務員就著麥克風說話了,先是客艙升等的事兒,意思是如果大爺先生們有錢,可以請姑娘小姐們上坐,樓上風光好,諸如此類云云。接下來的廣播則是廚房可供應灕江河鮮,想嚐鮮的請早登記,因為河鮮是漁民們靠船賣的,要先預訂才有。船上的廣播持續了好一會,9:10登的船,為了等河鮮延遲至10:00才開船,這段時間其他的船都開走了,發船後才一路追趕。本來想服務員說完了,就可以專心看兩岸風景,因為我們這些老實巴交的人總是很認真的聽服務員說些什麼,以免漏掉了沒聽到。午餐的富人河鮮宴廣告結束後,船上有帶家眷的先生們總算緩了一口氣,還好,老婆小孩對江裡的河鮮不感興趣,沒逼著他裝闊佬,但炸小魚小蝦的點心總得買一些,聊表心意。但是小嘴兒吃幾口就不吃了,畢竟上船前才吃過早餐。海逼的推銷員退場了,接下來換一個服務員來說話,她介紹兩岸風景,形啥像啥,哪些名人曾看出什麼形貌等,說了很多,最後說有幫大家拍照的服務,相機是一等的,取景是一流的等等。趁照相推銷員講話的時候,大家都跑出去到舺板上看風景了,直接用眼睛看比照像還來得。

沿途只看咱們這條船超風趕馬,一下子就追上前面的船了,看了風景又進來坐坐,推銷員還在講,現在賣的是香水,但講話講得跟連珠炮一樣快,原來是因為這艘船跑得快,剩下的時間不多,所以得趕著講,真難為她了。午餐時間到了,船上供應大家盒飯(也就是便當),趁吃飯時間,賣酒的,賣印章的陸續登場,一樣很急,沒一會子,服務員說陽朔碼頭到了,同桌的老太太說,怎麼那麼快,她以前要坐4.5小時呢,今天只得2.5小時。大家魚貫地排隊下船, 這時聽旁邊一小男孩說,爸爸,我們早點到四星級旅館游泳去,這小孩真聰明,意志堅定,但下船後,兩邊有兩大排的攤販等著我們,要快也快不了。我這傻逼,東瞧西瞧,有一攤在賣土蜂蜜的,他那一大塊黃澄澄的東西,有一堆蜜蜂繞著飛,上面還有青苔和樹枝,據說野蜂到了冬天,會躲進地底築巢,因此冬天的野蜜就是這樣,我看著神奇,買了一小包嚐嚐,心想可得了神奇寶貝了,後來沿途看到很多人都在賣野蜜,心下犯疑,這麼珍奇的東西,怎麼那麼多人賣?JS拽過我的背包,把我買的神奇東西丟進包裡,他再也不想幫我背什麼神奇東西了。晚上到民宿時,我把這神奇東西拿出來給老闆娘看,她說是假的,她還告訴我製作方法,哇勒!

關於灕江的遊船,陽朔桂林段有大型遊船,因為這種大型船要泊在大碼頭,這種船下坐約六十人坐,上座約二十人坐,下座船票約210元人民幣,那天我們坐船時,下座是滿的。除了大型船外,也有中型船,約可坐30~40人。除了這兩種,還有竹排,以往竹排都是用人撐,但今天則是用馬達,但竹排在水急時,不太能坐,危險。拜灕江觀光興盛之賜,江面的水油汙染嚴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遇龍河的竹排倒是人撐的,較為安靜乾淨,但要找對的人,跟船東講訂價錢,也不要隨便亂購物,沿岸的商家有時是跟船東套好的,東西是鐵貴的。

我們到了陽朔後,隨便走逛一下,就坐車到了興坪。陽朔人多,在陽朔看到很多外國人,這是我在中國遇到外國人最多的地方。

在興坪住了幾天,興坪是一個靠近灕江的古鎮,也有一個小碼頭可以泊船,自古以來因頗富山水之勝,又兼灕江船舶之便,在古鎮裡有各省的會館,也有一個小戲台。我們住在興坪時,日日走逛,與當地人一起坐渡輪,爬山,感覺自己的生命似乎與這個地方有了一些連結。

清晨的老寨山是熱鬧的,有搬運車的聲音,有渡輪的聲音,有竹筏的馬達聲,有電瓶車的喇叭聲,當然也有來來去去的人聲。

每天早上,我們固定走上街裡頭的一間包子饅頭店吃早餐,一個小夥子在店後面的廚房忙著,所有的包子饅頭都是他做的,想來他也學了好久的手藝,一個人能做出那麼多。櫃檯邊是他的母親,她忙著招呼客人,除饅頭包子外,還要打豆漿,她的豆漿真是好喝,是全豆下去打的,又香又濃,在大陸,越是平民的食物,越是便宜,越是好吃。小夥子已經結婚,媳婦大著肚子,有時也會到店裡來幫忙。早餐店生意很好,價格公道,一個大包子一元錢,一杯現打豆漿1.5元錢,饅頭五毛。

中午我們固定在一間回民館吃飯,在我走逛的中國各地區,很多地方都有回民餐館,乾淨,清淡是他們的特色之一,也是支持我在大陸時的主要飲食。在北京有回民區,在西安有回民巷,廣西也有回民,認真說來,在大陸的平價美食當屬回民小吃,價格公道,東西乾淨,環境衛生。這家餐館是新開的,當爐的是一個水靈靈的小姑娘,18歲。作拉麵的則是個小夥子,張羅店內事務的則是小姑娘的媽媽與她妹妹。菜的式樣很多,客人問起跑堂的不會解釋,小姑娘有時就會跑出來與客人講解一番,只見她頭戴黑色維吾爾頭巾,圍著圍裙,說話爽脆,頗有架式,應付完客人,進廚房炒菜。小夥子拉好麵,煮好麵,沖了涼水送進廚房,不一會客人點的麵就送出來了麵端的是Q彈好吃,配料也很道地,我和JS天天去吃,晚上也去,每天點的還不一樣,但還沒把全部的菜式都吃完,就要離開了,直到現在還懷念呢。18歲就當爐,撐起一家家計,要說這小姑娘是現代花木蘭,我也承認。

跟小姑娘的媽媽聊天,她說她們是兩個月前才從陽朔搬來的,店面是租的,一個月2000元人民幣,我問包含樓上嗎?她說不含,她們另外找地方住。小夥子操著生硬的普通話跟我說,他之前在陽朔當學徒,幫人家做麵,現在跟著小姑娘一家來興坪,看著他熟鍊地拉麵條,很以自己的手藝為豪,他的麵條真不是蓋的。


在這裡插播一下,廣西桂林這一帶,因為早年看著觀光的前景好,很多台灣人來這裡圈地,一圈就是一大塊,但大陸的地是不能賣斷的,所謂圈地也就是五十年至七十年的使用權,這是早年地方政府沒有錢建設地方想出來的辦法,誰能想到今天的觀光前景這麼好,一個小小的店面就要2000元。待續。

 桂林

 灕江上的竹筏

 桂林的自助餐



灕江 



 陽朔的街頭小販

 興坪

 興坪

 興坪附近的農家



興坪古鎮

好吃的早餐店

好吃的回民食物

一大盤的涼麵

美味的大盤雞,拉麵要醮著雞汁吃。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2014/10 走逛京都

2014年秋,帶媽媽到京都玩,這是第三次到京都,而且基本上是定點,帶著老太太,移動速度自不能太快,因此這次幾乎天天都坐巴士移動,巴士一日券真的很好用。以下就是這次到訪的地方,隨著照片的瀏覽,邀請您跟我們一起走逛京都。

 大阪城

大阪天神筋商店街

天神筋商店街買來的紅豆栗子飯真的很好吃,賣我便當的先生說了一堆話,我一句也不懂,但是好吃的飯就是我們共通的語言。

第一天,順走哲學之道。


哲學之道的貓家族,與她們的好朋友。


永觀堂

即便在國外,我也心繫台灣啊!

南禪寺



京都時代祭


京都法勝寺巴士站旁,一對年輕夫妻經營的果子店。


精緻小巧的愛宕寺,延續一千兩百多年之久。


嵯峨野閒逛

柏樹被修成這樣,也真服了。

落柿舍的牆


無處不在的風雅



巴士亭裡的蛾

東寺


東福寺


美麗的地方,連蛀蟲也受到美的影響。



東司,不知道的話,可以google一下。

博物館附近的且坐喫茶,推薦。 


京都博物館




一天,從進進堂的早餐開始。

京都御院,我們去的時候是星期天,但申請單需在上班時間內先申請。



烏岩樓的親子丼

風俗博物館裡的源氏物語人物

幾天來我們住的宿舍。


京都巴士站指引,很實用,讓我們不用跑來跑去找站牌。

果子館,我們又來了。





東山石塀小路

買了一件特制T-Shirt.





我樂苦多的套餐,好吃,不貴。


我在京都JR售票機買到關西空港的票,但在車上查票時說要補票,可能跟我坐的是特急車有關。

中正機場第一航站。
要說的是,深刻反省我們漢人的思維邏輯總是跟其他國家不同,這是進出各國機場所體悟的。儘管航站很大,很美麗,機場與周邊城市的連結還是很不方便,除了大台北區的民眾進出機場可以有頻繁的巴士可以接駁,其他城市就不那麼方便,這麼多年,機場捷運仍是闕如。我出國時,在中壢搭巴士,結果巴士在機場連絡線上拋錨。回程時,看到眾多巴士,大多須繞道台北,才能連上火車,坐火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