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馬太鞍潰壩事件始末




2025/7/21日颱風薇帕外圍環流夾帶的雨勢引發山崩,並於馬太鞍溪上游萬榮鄉處形成堰塞湖。


2025/8/12-13楊柳颱風雖是中型颱風,但對臺灣南部居民損傷嚴重。


楊柳8月13日下午13時左右登陸臺東縣太麻里鄉。並於下午16時左右在臺南市七股區出海。


在這次的颱風中,有一個光復鄉的村莊做了防災演練,全村撤離,大馬村。


2025/8/13 立法院會,傅崐萁等提案示警,提案人:傅崐萁 鄭天財 Sra Kacaw 王鴻薇 盧縣一 ⋯


農業部陳俊驥回,無立即風險。


然而,7-10月都是臺灣的颱風季。


立院影片紀錄

https://youtu.be/dAC83xnuAJY?si=4CfZXSTXZ8sVGycs


2025/8/23大罷免及公投結束。


2025/9/13左右,內政部劉世芳找李鴻源台大團隊評估偃塞湖的風險。然而,結果出來已經來不及撤退8000人。


2025/9/23 馬太鞍偃塞湖發生大潰壩,國內媒體第一時間報導現場恐怖的泥石流。當然也不忘報導,花蓮縣長徐榛蔚人還在國外促進花蓮觀光旅遊。


https://www.roc-taiwan.org/kr/post/15215.html


但,2023/9/22 徐榛蔚已經取消行程返國。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9月23日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30分鐘內傾洩出1,540萬噸的湖水,將近6,00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洪流夾帶泥沙滾滾而下,將台9線的馬太鞍溪橋沖斷,並沖破光復市區北邊的堤防、灌進市區。災情慘重的佛祖街,掩蓋而至的黑泥竟達2米高。⋯


「很多人就是不信邪,」邱金仲無奈表示,部分居民堅持不願撤離,當洪水沖入,幾乎沒有時間逃生,一下就淹沒一樓,平房只剩屋頂,導致了整條佛祖街上多起死傷。當邱金仲走入大進國小收容中心,多數災民「謝謝村長」聲此起彼落,但也有災民不滿向他抱怨「為何沒有強制父親撤離?」邱金仲只能無奈回應,他已經盡力勸導了。⋯報導者


https://www.twreporter.org/a/mataian-creek-barrier-lake


當藍綠互推責任時,媒體抹黑造謠時,臺灣人民自發地穿雨鞋,帶手套、剷子去光復鄉協助清理災難現場,現場還有多加台灣的救災協會。


?行政院有沒有找專業的政務官來做災害指揮。


?偃塞湖8月就存在了,有沒有災害演練,沒有災害演練,如何臨時撤離?災害演練要動員哪些層級?層級到哪裡?責任就到哪裡。


https://youtu.be/S3rexWO9WS4?si=za7rCF1UU27wyLwh


是溢流?還是潰壩?人民最有感,畫面會說話。


水滿出來了,就會溢流,決堤潰壩,只是時間罷了!


臺灣人民可能安逸太久了。


柏楊的中國國人史綱開篇就在講中國的地理地形,黃河的河床,比河堤外的居民住宅還要高,可以想見如果決堤會發生什麼事。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言論自由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第一次看到這一首詩是在中研院胡適紀念館,胡適手書。作者是南宋詩人,楊萬里。意思很清楚,不用翻譯也知道。😄😄

 

言論不自由,自古至今而然,但言論真的封鎖得住嗎?

 

 

2024年台灣大選,有一位前中國央視的記者,現在已經定居在日本,他來台灣為自己的新聞團隊找素材。當時來參觀台灣大選的,還有好幾組來自海外的中國人,

 

因為王志安上了賀瓏夜夜秀,做了一期關於大選的節目,他評論三個黨的政治人物,這也是賀瓏過去常常做的主題,幾乎所有的政治人物都被他評了個遍。(賀瓏後來下場不好,因為那一期節目,製作單位喪失了好些個贊助商,他現在也已經離開薩泰爾。少了一個那麼有趣的人,當然後來我也不追蹤了。)

 

說回王志安在臺灣的事兒,以下維基百科

 

中華民國政府大陸委員會稱,王志安是以海外居住的大陸地區人民的觀光簽證來台,上網路節目《賀瓏夜夜秀》已違反相關法規。[25]內政部移民署宣布王志安違反《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第16條規定,決定取消其一年多次出入臺灣的許可,同時管制5年不予許可來臺觀光[27][61][35]。王志安不滿內政部的行政處分,並宣布提起訴願。

 

王志安事件是不是政治事件,大家自有公評,但海外華人藉此關注臺灣民主狀態一直沒斷,而且王志安的直播只要講到這件事,詭異的,捐款的人特別多,其中很多都還是台灣人。連結如下~

 

https://youtu.be/5uFW0eQjEio?si=q_2B1AX3qGVO_8oR

 

https://youtu.be/cXNoADEWuxs?si=KTSbbLnwziXIQoUz

 

https://youtu.be/S-EzMe7DqQE?si=JDqnhLNx39A7XiCU

 

https://youtu.be/0Q4bAVvAwIY?si=RQrpDkb_tZ0kMLWw


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憲法法庭的工作

台灣憲法法庭審理以下案件類型:法規範憲法審查、裁判憲法審查、機關爭議、總統副總統彈劾、政黨違憲解散、地方自治保障以及統一解釋法律命令案件。 其中,法規範憲法審查和裁判憲法審查是最常見的案件類型,由人民聲請,用以維護憲法保障的權利。 


關乎人民的部分


法規範憲法審查案:審查法律或命令是否違反憲法。 

裁判憲法審查案:人民認為法院的確定終局裁判或該裁判所適用的法律、命令牴觸憲法時,得以聲請憲法法庭審查。 


關乎國家機構間的解釋


機關爭議案:審查國家機關間的爭議是否符合憲法。 

總統、副總統彈劾案:審理總統、副總統的彈劾案件。 

政黨違憲解散案:處理違憲政黨的解散事宜。 

地方自治保障案:處理與地方自治相關的案件。 

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案:為確保法律解釋的統一性而為之解釋。


關乎人民的部分


在美國,婦女可不可以墮胎是多年爭議的問題,而且從歐巴瑪到川普,法規已經變換好幾次了。


在臺灣呢!

* 《民法》「父權優先條款」違憲

* 同性婚姻合法化

* 通姦除罪化


以上可以看出,憲法法庭是用法律解釋法律,法官不能創作法律。第二,不同時代,對法律的見解也會改變。第三,憲法處理的都是有爭議性,但大多不具急迫性的法條。


賴政府上臺後,憲法法庭很忙碌,死刑違憲,(我個人不反對廢死,但是我反對在法律條文沒有更公正的修改之前,倉促廢死,不符合公義。)其實也可以凍死,而且蔡政府也真的凍了好一段時間)。


接下來就是國會改革違憲。


(2024年台灣憲法法庭有兩項重大裁決:

一是9月宣告死刑仍合憲,但嚴格限制適用範圍,僅限於「最嚴重的犯罪類型」,並加強了刑事訴訟程序保障。 

二是10月宣告「國會改革法案」中的「藐視國會罪」違憲失效,並對國會的調查權、聽證權條文部分宣告違憲。 

此外,2024年12月,立法院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案,規定憲法法庭組成時,同意違憲宣告的大法官人數不得少於9人,但在2025年初生效後,由於當時在任大法官人數不足(僅8人),導致憲法法庭無法進行實質評議和判決,面臨停擺危機。 )


自從憲訴法成立以後,憲法法庭的紛擾,也沈寂了一段時間。但大法官的工作不是只有憲法法庭,他們有很多的研究工作,社會觀察要處理。


然而大罷免失敗後,執政黨有些工作又要找大法官來處理了!


2025/10/7 陳嘉宏專欄:大法官 是誰允許你們這樣「睡覺」的?

鏡報 總主筆:陳嘉宏


2025/10/8 三位大法官蔡宗珍、朱富美、楊惠欽發聲,指低於10人無法組成合法憲法法庭。


至於執政黨有什麼事要大法官處理呢?我猜⋯

*警消軍人調薪

*預算問題

*錢錢錢 在野黨看太緊了!


我記得,馬英九任內,他也讚成同性婚姻,但國民兩黨(沒錯,是兩黨)就在那邊吵翻天,甚至某個教會還牽扯進來,我那時就十分不解,還寫了一篇不解的文章,但蔡英文政府上來,很快(二年吧)就通過了,又是不解,立法院改變了嗎?現在了解了,看,憲法法庭多好用。😄😄😄


https://bignature-loca.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10.html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關於以巴

關於以巴

在我還是一個小小孩的時候,以巴問題就已經佔據新聞版面許久,期間又是阿拉法特,又是拉賓,大衛營,⋯拿了個諾貝爾獎,拉賓被暗殺⋯


數十年後的今天,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很多學者嘗試著從歷史根源去尋找,古代猶太人曾在此立國。有的解釋土地所有權問題,土地是屬於人民的?是屬於國家的?沒有國家的人能擁有土地嗎?像庫德族,像巴勒斯坦人。納粹屠殺猶太人,錫安主義抬頭,英國處理分割不當,以色列挾受害者之姿,迫害另一群受害者⋯⋯


但讓我們回顧,猶太人是怎麼來到巴勒斯坦這一塊土地的。古代的猶太人又是以什麼樣貌存在? 


聖經舊約記載,上帝造了天地以後就休息了,土地上的人們經歷了大洪水,只剩一部分人留下來,大洪水之說,在其他族裔的傳說裡面也存在,華夏人民想必也不陌生。


猶太這個族裔,在更早之前,他們自稱閃族,操閃米特語,跟其他的少數民族一樣,在地中海東岸流浪。或許他們也曾經跟貝都因人一樣牧牛牧羊牧駱駝,順便做一點運輸生意。祖先亞伯拉罕早期住在伊拉克一帶,他透過妻子撒拉生了以撒,以撒生以掃、雅各。這個時期他們住帳篷,養牲畜,雅各還在帳篷外跟天使摔跤,好像蒙古人。亞伯拉罕可能後來從事傳統的牧業以及運輸,他發達起來了,變成有錢人。聖經故事就此停住,我們只是想要透由舊約去了解早期的猶太人祖先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他們其實跟附近的族裔一樣,畜牧運輸住帳篷,熱情,但由於沒有穩固的國家組織,生存需仰仗宗族的庇佑,族裔與族裔間有著或多或少的血緣關係,甚至於早期的語言文化也一樣。


至於猶太人是怎麼樣從現在的巴勒斯坦流向全世界?在早期他做為一個不是那麼大的族裔,有可能會被一些新生的帝國綁架或是驅趕,然而他們還可以從這樣的流轉中找回他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在異鄉找回彼此。為什麼?


摩西五經據說寫作在新巴比倫時期,也就是距今2500年前,那個時候的猶太人正在做巴比倫之囚。


摩西五經紀錄從創世紀,一直到摩西出埃及、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摩西(西元前13世紀)作為一個族長,與他的祭司兄弟,用祭典、用法典(十誡),用生活的方式、用文化把猶太這個遊牧民族從巴勒斯坦地中海東岸其他的遊牧民族中區別出來。他們的保護神是耶和華,不得為他塑像,因為耶和華沒有形象可言。耶和華是沙漠中的龍捲風,是荊棘中的火,是光,是一連串預言⋯


在舊約中,猶太人不能吃豬肉,連宰殺牲畜都要符合律法,現在的清真食物也一樣。這些區別性的戒律,將猶太民族緊緊捆束在一起,也難以跟其他族裔融合,猶太人因此產生。


猶太人是如何從畜牧農耕轉而從商的呢?其實一點都不奇怪,當你居住的地區成為運輸的通道,它就自自然然地形成了。在大航海的西葡開闢新航道前,陸運,沿陸地航運早就開始了!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自古就是很精明的生意人,阿里巴巴的冒險就出自伊朗阿拉伯一帶。誰能擁有蘇薩,就可以跟宙斯鬥富,蘇薩在今天的伊朗,也就是波斯。於是古代從東方來的中國精品,東南亞的香料,印度的寶石、各式手工藝品,就沿著東南亞這一條線,源源不斷地送到阿拉伯,再進入地中海。


所以以前都說猶太人被驅趕到世界各地,在這裡小小的反駁這樣的想法,可能一開始猶太人做一個小民族他是被驅趕的、被俘虜的,被迫離散,但是他從貿易運輸中獲得甜頭的時候,他也走向世界。在中國的泉州、西安都有猶太人的據點。在印度的西北角,也有猶太人的據點。印度還有善於航海的希臘人,可惜希臘人沒有來過中國。我們現代人以為自己對世界很通曉,但兩千年前的人們也已經在沒有地球儀的狀況下走遍世界。


猶太人不只在中國、印度有據點(帕拉德錫猶太會堂 Pardesi Synagogue

),他們在歐洲的大城市,連古羅馬城都有他們的居住區,所以使徒保羅可以遊走各地,以弗所,柯林斯(歌林多),羅馬,西班牙,埃及亞歷山卓⋯都有基督徒,當然也有猶太人的聚居地。等歐洲的城市漸次發展,猶太人分佈得更廣更細膩,譬如威尼斯。猶太人散居各地,方便起他們從事一個行業,金融借貸,匯兌。他們也可以從貿易賺錢,甚至從戰爭中賺錢。當歐洲人熱愛花錢攻城掠地建城池時,猶太人在累積黃金珠寶好變現的資產,一進一出賺差價。這才是猶太人散居各地的原因。否則光憑戰爭,沒辦法把猶太人趕到印度去,趕到中國去,趕到俄羅斯,趕到捷克布拉格,趕到羅馬,趕到西班牙,趕到北非,趕到埃及亞歷珊卓⋯


又因為猶太人在世界各地定居,在二戰時遭受民族主義以及納粹迫害,他們意識到了他們一定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錫安主義早期不是那麼被猶太人認可,在遭遇過這些事情以後,錫安主義就興盛了起來,從世界各地奔赴回狹小的巴勒斯坦土地時,會發現有黑皮膚的猶太人,有西班牙的猶太人,有俄羅斯的猶太人,當然也有德國的猶太人,還有最近烏克蘭的猶太人⋯不知道有沒有人去做基因檢測,這些現在號稱自己是猶太人的人,他們跟原本在巴勒斯坦地上的早期猶太人血緣是否一樣,或許現在的巴勒斯坦人,跟早期猶太人的血緣反而是更近的。尋遍網路都沒看到這樣的報告,不曉得現在的以色列猶太人經不經得起這樣的檢視。其實,在海外猶太人奔赴巴勒斯坦地之前,那塊土地上世居的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是和平共處的。


猶太和阿拉伯世界都尊奉以牙還牙,甚至百倍奉還,以巴衝突也就會持續下去,直到有一天他們都要站在他們共同祖先亞伯拉罕面前,誰能告訴誰,殺了那麽多無辜的孩子,正義站在誰那邊呢?


⋯AI 摘要 以撒的故事

「以撒帳篷」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意思:在聖經《創世記》中,指的是以撒的住處或他娶妻的居所;在基督教靈修觀點中,它代表以順服的態度築祭壇、呼求神名後才支搭帳篷過生活的屬靈原則;此外,「以撒」這個名字也連結到猶太教的住棚節,節慶中的帳篷(或稱棚子)象徵性的住屋,慶祝神在曠野的同在。

https://youtu.be/ADZGbn5kpLw?si=beWgH5JsmVl0B4ay


波斯,猶太人的恩人,順便了解那個時代

https://youtu.be/dyhmWsMs5Pk?si=uQDDUJTi-LqXXdCo

以巴衝突

https://youtu.be/YLs7h3Qwwjw?si=ldspCJMxybE0VwEF



亞伯拉罕的時代
⋯亞伯拉罕的時代約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20世紀之間,約為青銅時代中期。 他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尊奉的先祖,其生平事蹟與當時的文化習俗相符,考古發現也證實了他作為歷史人物的可信度。



時間點
出生:: 亞伯拉罕約出生於公元前2166年。
逝世:: 亞伯拉罕約逝世於公元前1991年。
歷史時期:: 這個時代屬於青銅時代中期,考古學上稱之為「族長時代」。

2025年9月27日 星期六

馬太鞍潰壩事件

逃災是需要演練的。

 

進入一個大型的建築,尤其是陌生的建築,都會下意識地要去看他的逃災路徑,發生火災的時候該如何迅速地離開🔥場?為什麼有這種警覺,是因為以前在工作的時候,公司都會有消防演練,否則一個工廠人那麼多人,疏散的時候,如果全部都擠在一個出口,會造成踩踏擠壓,所以每一個單位的人要逃避災難現場都有各自的路徑。

 

所以逃避災難是需要演練的。

 

923當日,其實在那之前已經連續兩天又是打雷,又是下雨。平地就已經是這樣,山區想來會更嚴重。而且山區降雨是在崩塌的現場,它是個扇形,要說是簸箕也可以,它會迅速集水,大量的土石衝破那個堰塞湖的壩體。壩體其實是一堆混雜者樹枝樹幹砂石,結構鬆散的壩體,這種結構潰壩其實是可預期的。

 

台灣是個山多地震多的地方,921以來固然經過很多風災雨災地震,大家也都知道在這種情況如何逃生,當然也經過疫情,這些過去都有演練,唯獨潰壩這種情況是沒有發生過在居民區過,所以未來各地縣市政府鄉公所應該為這些風險高的居民區舉辦一些逃生訓練,他們的疏散地點,臨時的住居,也可以事先安排。

 

鄉下地方會有一些公共的設施,學校,廢棄的學校,農業改良場,以及農業工廠都可以配合,政府可以花少量的錢救助更多的人。

 

地方的居民可以透過村里幹事,組合一個聯絡管道,用Line 互通有無,大家可以出借設備,譬如帳篷睡袋毛巾被,這些資源不用買,回收洗洗可以繼續用。

 

其實我們的村莊就已經用Line聯合起來,一個群組數百人,只有緊急通報才能使用這個群組。


大型災害的組織救援系統,本來就是層級越高責任越大,所以府院地方沒有什麼好爭執的,其實人民心裡都很清楚,全民全力救災,事後的救災S O P也請建立。

 

Note:

過去有小林村和新竹苗栗觀霧一帶的土石流事件,這個跟潰壩也很像。台東的太麻里也曾經遭遇土石流。

 

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權力的奧秘

馬基維利(1469-1527)說這世界只分掌權者和無權者。


無權者,不管你有錢、有能力,有智慧、有知識、⋯掌權老子要你怎樣,就怎樣。


有人說馬基維利太過於冷酷,太過無情,然而正是馬基維利冷酷地揭發了真相,權力的秘密,才讓歐洲人開始思考政治改革及權力分配,歐洲文明走進現代,正是從政治權力改革開始。


在中國,所謂權力的秘密就是中國統治者的帝王術。(四書五經戰國策⋯⋯都是帝王術。)


正是馬基維利打破歐洲中世紀貴族權力的壟斷、國王權力的壟斷、教會權力的壟斷,無數的抗議革命,⋯掌權者第一次考慮,把一點點的權力分給人民。


問網路AI人民的權利,他會告訴你”人民的權利”是指國家法律保障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包括人身自由、財產權、言論自由等,以及參與政治的權利。這些權利是憲法等法律所明文規定的,旨在保護個人不受國家不當干預,並確保公民能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並且不要忘記權利後面還有義務。而且人民有的是權利,而不是權力。


這些西方政治改革的思想,也是自馬基維利後數百年才慢慢建立起來的。三百多年後的滿清,慈禧太后光是要分一點權力給漢人文官,她都害怕,因此滿清終究敗亡。


華人很早就懂得權力的秘訣,而且華人的權力跟情感認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規範著不同階級、不同的權力以及義務,沒有嚴格謹慎的法律,但是有著強烈的忠誠要求。忠這個字在君臣關係中很重要,在軍隊中也很重要,為什麼岳飛要刺精忠報國?因為領軍的人是危險的人,岳母刺上這四個字,實際上是為了要保護他兒子的,但終究沒能如願,因為有了軍隊就可以跟權力叫板,而代表權力的皇帝是很可怕的。


然而作為現代的華人,是否已經懂得至少要讓自己的心忠於自己?


極權之所以可怕,在於極權者擁有了太多的權力,包括分配的權力,生殺予奪的權力,甚至於你的名譽都可以被剝奪,⋯普京為了坐穩他的權位他暗殺了多少人?而現在又有多少人想殺了他?所以他的別稱是地堡男人。


毛澤東呢?為了坐穩他的權力寶座,他殺了多少人?甚至於說原子彈炸來也無所謂,中國就是人太多了。執政後期的文革也殺了不少人,包括知識分子。


從俄羅斯,到中國,我們再看到台灣⋯


台灣雖說繼承了孫中山的五權憲法,但是這個五權憲法在李登輝的時候被修改成了大總統憲法。有的人說是半總統,我覺得不對,應該是大總統。五權實際上有四權是掌控在總統手上,甚至於現在的媒體也是操控在國家體制手上,我說操控,而不說掌控,因為現在還有一些網路言論台灣的執政機器還沒能掌控。


五院中只有立法院是全民直選,如果立法院也完全操控在執政黨手中,那麼台灣就變成可以實質獨裁了。相較於普欽直接殺掉對手,台灣的政府則是操控司法把人關到死。這樣的權力系統即便批判法官、檢察官也沒有用,因為他們的工作權,隱私權都掌控在執政者手中,大家都不敢輕易表態批評,免得被查水錶,然而人的一生中,到底有多少個人能經得起所謂的@查水錶?

 https://youtu.be/6yyYwYoJ4Ms?si=w_9UPFZUqVHcG7oF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為什麼戰爭越打,普欽民調越高?

為什麼俄羅斯要打烏克蘭,他們在盤算什麼?為什麼戰爭越打,普欽民調越高?為什麼戰爭持續到現在,越打G D P越好?


https://youtu.be/PCy1iP-EXRg?si=drOTRVEbLpBur64I

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持續關心俄烏戰爭

二戰是由歐亞區域發展的戰爭,各自慢慢地延伸,最後又把美國給拉扯進來,變成一個世界大戰。


戰後的世界局勢,又進入一種風雲詭譎之勢。首先很多國家加入了共產陣營,不管是被迫的或是自願的。就中還有俄羅斯這個大帝國,延續過往至今對土地的渴望。他的擴張也引起歐美的警戒。美國外交官喬治·凱楠1947年文章《蘇聯行為的根源》論證了蘇聯政權的擴張主義而這種影響必須在對美國有戰略意義的領域中被遏制。


俄羅斯,這個長年在苦寒地生存的民族,在彼得大帝一次歐遊的壯舉中,立志改造國家推行現代化。


橫掃歐洲的拿破崙,最終在俄羅斯吃下了敗仗,從此一蹶不振。俄羅斯就給人一個蹲守在北方的北極熊的觀念。直到日本打敗了他,從此讓歐洲不敢輕視日本,而日本的軍國主義、殖民主義也從此抖擻起來!


然而俄羅斯為甚麼要ㄧ直擴張呢?他本是一個陸權國家,為了發展海權,在東方向中國奪取了海參崴,西方則為了奪取了波羅的海和黑海的出口。讓這兩個出口暢通無阻,他又控制了這兩個海域沿海的國家,伊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敘利亞、土耳其等,也向北攻打芬蘭,佔據芬蘭一塊土地。2014年佔了烏克蘭克里米亞一塊土地,讓亞速海變成他的一個內海。然而亞速海出來到黑海,再經馬摩拉海,到地中海,而馬摩拉海完全控制在土耳其之下。在蘇俄老大哥跟美國老大哥之間,土耳其總是謹慎的搖擺著,又因近年俄烏戰爭和以哈戰爭,土耳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最近又抖擻起來了!


既然俄羅斯想要擴張他的出海通道,為什麼他不採取跟沿線的國家談判呢?何況他還有那麼多的天然氣石油輸出,也可以作為籌碼,不是嗎?


不過有了跟史達林談判的經驗,我想西方國家應該對俄羅斯存有很大的疑慮吧!


普欽在2014年佔領的克里米亞,2022年又出兵烏克蘭,普欽的下一步想要做什麼呢?當然現在的這一步他還沒有完成。


我想要了解的是,靠擴張,俄羅斯的政權統治者能拿到什麼好處?


這一次出兵烏克蘭三年半還沒有結束,損失那麼多的兵員以及武器設備,這是普欽當初有預測到的嗎?如果這不是他所預期的結果,回到當初,他還會出兵嗎?


如果不是普欽統治俄羅斯,換一個領導人上來,俄羅斯也會出兵烏克蘭嗎?


二戰時期美國的外交官喬治凱南,他曾經撰寫X論文,「蘇聯行為的根源」,他認為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來自於俄羅斯的沒有安全感。


但這樣的論調跟後來的戈巴喬夫,葉爾欽的行為模式又不一樣。所以今天普欽的獨裁極權模式,ㄧ是跟政治體制有關,二是跟領導人的特質有關,第三可能也跟俄羅斯人的文化有關。


俄烏戰爭今天已進入長期消耗戰。雖然這是一場不對稱戰爭,但烏克蘭靠著外籍軍團以及歐美的援助,它撐下來了,在人員的損失上面他用遠程打擊無人機遙控去解決前線硬碰硬的局面,空軍方面因為接收了很多來自各國的捐助,還在適應當中。


不管俄烏戰爭未來的發展會如何?但一場扎扎實實的戰爭也會影響未來俄羅斯的領導人思考,是否所有問題都可以靠戰爭來解決?


俄羅斯人如何看待俄烏戰爭?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0858901


凱南認為,蘇聯對世界的看法源自傳統的「俄羅斯的不安全感」[2],文章於1946年2月22日到達華盛頓,其中最著名的一段為:儘管蘇聯不受理性邏輯的影響,但對武力邏輯高度敏感。[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5%87%AF%E5%8D%97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人可以活在一個小小的空間,但是卻可以有一個大大的心靈世界。印度篇

 年輕的時候很愛旅遊,傾一心之好奇,探索世界的無窮,但年輕人窮,沒有太多錢,能夠坐公車上山下海,或是騎摩托車在山路上漫遊就很高興了。50歲終於有錢了,就決心走出去,想想再不走不行了,世界可能要亂了,傳染病也時不時地封鎖世界,那就走吧!


一個開始沒想著要獨旅,但是老伴沒時間,就自己開走吧。沒想到獨旅一走就走出了趣味,那是一種非常不同的感覺,少了旁邊人的顧慮與干擾,更自由,更傾心地貼近這個世界,一個背包,幾本書,換洗衣物,就上路了。


然而,走著走著,漸漸不滿足於只是看風景,只是看人,只是吃好吃的東西,我開始好奇門內的故事,而不是門外的景色。門內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生命中有著怎樣的恩怨情仇。於是,我開始讀起了歷史。還好第一時間我對羅馬城感興趣,循線找到鹽野七生一系列的書,古羅馬,中古世紀都讀了,為什麼說羅馬很重要呢,因為整個環地中海都跟她脫不了關係,包括威尼斯,熱那亞,君士坦丁堡,巴勒斯坦⋯。可以說讀了羅馬史,歐洲,環地中海的故事都可以大略了解了。


雖然我也很想了解中東伊斯蘭世界,但只去了土耳其,看了幾本土耳其的書,看了幾部土耳其電影及影集,還有一堆伊朗🇮🇷的電影,但還是不太夠,這些地方太神秘了,人物傳記似乎也不多。


印度🇮🇳,2016年有幸踏上這片土地,一個孕育很多宗教的地方,又因為二元對立的哲學思想,所以各種稀奇古怪的事的人都有。印度在這個世界上絕對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的歷史很悠久。他的人種文字語言也很複雜。曾經有幾個王朝想要統一這個次大陸,但是還是沒有辦法做到絕對的統一,包括思想宗教文字語言⋯。


除了北印度小三角的行程,也去了北北印拉達克,這曾是個類似西藏地區的小國,信仰藏傳佛教,自古也跟西藏清國相通。她鄰近印度🇮🇳,現在歸印度管轄。喜馬拉雅地區還有另一個地區,曾經是個小國現在被分成兩個區域,東西克什米爾一個歸巴基斯坦,一個歸印度。克什米爾的伊斯蘭人曾經佔領拉達克,所以拉達克人並不太喜歡伊斯蘭人。但拉達克可以接受印度在那邊駐軍,估計隔著印度平原和喜馬拉雅山,印度政府對拉達克是一個不近又不遠的距離。在拉達克停留的時間還看到印度的軍隊遊行,因為那天是印度的國慶日。


網路上可以看到幾個油管有講印度的故事,分享之~


阿冉談印度歷史

https://youtu.be/gk8ueZFrYH0?si=ganJP85Nh-gzRUX2


印度現況

https://youtu.be/ZocCbN3jtVA?si=KtERSGnTYY_uoU7c


遊記

https://bignature-loca.blogspot.com/2016/10/2016-lakak1.html

https://bignature-loca.blogspot.com/2016/10/2016-ladak4-pangong.html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是以色列在幫美國?還是美國在幫以色列?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當政治沒辦法解決問題的時候,戰爭就出現了。在伊以戰爭之前,美國是一直想跟伊朗溝通的,歐巴馬、拜登都曾經向伊朗釋出善意,然而伊朗是如何讓自己走向這一步的?


美國做爲世界霸主、世界警察、世界秩序維持者,他要的是區域穩定,兩次大戰他都出兵,但都是迫不得已。韓戰越戰他也出兵了,而且越戰深陷泥淖20年,這次是為了防止鐵幕擴張,美國對共產黨的勢力擴張,有著深深的恐懼,尤其二戰結束後蘇聯的種種作為,讓他提高警戒。所以呀!任何一場戰爭結束後,千萬不要小看如何結束戰爭,否則打了那麼久的戰爭,都是無用的,正因為俄羅斯侵略東歐,擴張自己的勢力,今天才會再有一場俄烏戰爭,或許我們也會反駁,那時候俄羅斯和烏克蘭是鐵桿兄弟,鐵桿兄弟都會鬧掰了,那麼今天的白俄羅斯呢?車臣呢?敘利亞呢?亞塞拜然呢?塞爾維亞呢?


伊朗是一個石油國家,他本來應該可以很富裕,何以鬧到今天人民的生活民不聊生?而且大部分的中產階級都在反抗這個教士集團極權政府,好好的,用石油收買人民不好嗎?就像阿拉伯世界一樣,不好嗎?還有,伊朗🇮🇷賣石油的錢去了哪兒?


極權國家的政治體制好像坐轎者與抬轎者,如果不給轎夫豐厚利潤💰,位子就坐不穩了,從轎子上掉下來有時候是會要命的。所以自己的家族分一些,寡頭家族分一些,軍隊分一些,教士集團分一些,再藉由清真寺下放一些甘露給底層百姓,至於中產階級,要嘛就加入我,搞科研生產武器,要嘛自求多福啊! 看不下去的就走,海外那麽多伊朗🇮🇷人就是這麽來的,美國、歐洲、日本⋯。


除此之外,伊朗🇮🇷還很作死,他扶持國外的恐怖份子,哈瑪斯,胡賽武裝,⋯讓阿拉伯世界也很不爽他。以色列🇮🇱當年打巴勒斯坦,所有伊斯蘭世界都動起來了,但這次打哈瑪斯,伊朗🇮🇷,沒人吭聲,為什麼?因為招呼都打好了。(以色列打巴勒斯坦平民還是有抗議。)


近幾年,在美國🇺🇸 的斡旋下,以色列🇮🇱跟週邊的國家達成和解,埃及🇪🇬,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而且以色列也積極藉由農業商業⋯幫助其他國家,跟早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一樣派出農耕隊。


反觀伊朗🇮🇷的邦交國呢? 現在大多是早期共產統治的國家,巴勒維政府時期跟美國、以色列關係還不錯,但巴勒維倒台後,美以斷交伊朗,變成一個更極權的政教一體國家,此時對於沒有神權信仰的共產國家來說,應該是不鹹不淡吧!只有利益的時候綁在一起的利益共同體。


之前俄烏戰爭爆發,俄羅斯的小弟敘利亞垮台了,甚至有的非洲小弟被中國收編,打伊朗不趁此時,更待何時?而且以色列跟烏克蘭🇺🇦一樣犟脾氣,戰爭我打就好了,美國給我軍備支援就好了。這種戰略是美國最喜歡的,因為過往只要派出美軍,對美國總統的壓力都很大,這都有白宮錄音證明的。所以到底是以色列在幫美國解決問題,還是美國在幫助以色列已經很明顯了。


然而人民還是最可憐的,伊朗存在巨大貧富差距和普遍性貧窮的問題,這是社會矛盾的基本問題,而國家設立本來是要解決這種問題的。然而一個靠意識型態統治國家,靠口號治國的國家,他能為百姓端出什麼牛肉呢?

https://youtu.be/8KWp6Te4epQ?si=j9JLv4SptdFAPmS5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曾經有的迷思

華人的小孩總會被教導,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是用來紀念屈原的,這樣的說法,讓我以為划龍舟吃粽子,始於屈原投江以後。可是當我看到台灣的原住民吃阿唄,用月桃葉包糯小米包肉,這樣的行為,應該不是紀念屈原吧?大陸很多少數民族也用竹葉包粽子,但是這些少數民族應該也不是紀念屈原吧!還有越南也是用竹葉包糯米,但是他們說這是大王獻給他的父王的禮物。


所以吃葉子包糯米並不是始於紀念屈原,而是先民們在沒有現在精緻的食用器材時,選用的食物裝裹烹調方式。


事件發生先後的錯亂,在我們的歷史上其實常常發生。譬如猶太人被從應許之地驅逐的事。是他們走出去,還是被驅趕,還是兼而有之。以下出於網路~



印度的猶太人

⋯印度最早的猶太社群大約在公元前10世紀就已經存在,與所羅門王時代有關,當時猶太商人到印度從事貿易。 另外,也有說法認為在公元前6世紀,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被毀後,部分猶太人逃到印度,與當地社群融合。 還有一些猶太人,特別是科欽猶太人,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摧毀後,也逃到了印度。⋯


羅馬的猶太人

⋯ 猶太人最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在羅馬,並且在羅馬有相當規模的猶太社群。 具體來說,最早的猶太人移居羅馬可追溯到西元前63年龐培攻佔耶路撒冷之後。 此外,使徒行傳也提到,在西元33年的五旬節,就有來自羅馬的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聽到了福音。 


在中東的猶太人

⋯根據希伯來文聖經,「流亡」一詞是指公元前8世紀從以色列王國流亡出來的以色列人的命運,也指公元前6世紀從猶大王國流放出來的猶太族人的命運。⋯


⋯雖然這個時期(西元前~500年)大多猶太人,特別是富裕的家庭,都在巴比倫,但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塞琉古帝國、安息帝國和薩珊王朝的連續統治者下,他們的存在是默默無聞的,沒有什麼政治影響力。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期間,流亡者中最貧窮但又最具宗教熱情的的猶太先民返回到猶大王國/以色列地,並在耶路撒冷重建了聖殿作爲自己社區的中心。該猶太分支以其強烈的宗教情感著稱,對摩西五經有著執著的依靠,並將其作為自己身份的核心。⋯


中國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其中最早的紀錄大約在公元7世紀到8世紀之間,但可能更早。 一般認為,最早的猶太社群是北宋時期在開封形成的。 此外,近代也有猶太人因為貿易、政治迫害等原因,陸續移居到上海、哈爾濱等地。⋯


西班牙🇪🇸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公元3世紀左右就開始在西班牙定居了。 儘管在西哥德人統治期間,猶太人面臨許多限制和迫害,但仍有部分猶太人在當地生活。 在穆斯林統治時期,猶太人的處境一度有所改善,但後來又面臨新的挑戰。 最終,在1492年,猶太人被西班牙驅逐出境。⋯


北非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北非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已經有猶太人在北非定居的紀錄。⋯


俄羅斯🇷🇺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俄羅斯地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紀,當時有傳說稱猶太人就已經進入了俄羅斯,並且這可能與東正教傳入俄羅斯的時間相吻合。 ⋯


以上是我在網路上搜尋猶太人在世界各地分布的地區,以及他們遷徙過去的時間,可以流亡到那麼遠的地區,到底他們是流亡過去?還是主動遷徙過去?在這個遷徙的過程,猶太族群靠什麼來維繫彼此間的連結,靠宗教?靠貿易?還是⋯


與其說猶太人是流亡世界,不如說他們是去世界各地建立貿易據點。這與阿拉伯人到東南亞,到中國的泉州做貿易一樣,現在東南亞的伊斯蘭國家,都是以前阿拉伯人經營的貿易據點。希臘人以前也是航海能手也曾拓展他們的貿易據點到印度,但只到印度。威尼斯商人也曾走遍世界各地,譬如馬可波羅。當鄂圖曼起來,把通往東方的道路全部據為己有,大航海時代就開始了,當然大航海的技術,天文地理的知識已經具備了。


原來在古代,從阿拉伯半島,一直到印度、馬六甲、到新加坡、到泉州其實一直都很熱鬧。商人為了利益走遍天涯海角,那時候的猶太人,應該也是這樣吧!

https://youtu.be/SlkHiA-ahkU?si=wfgpj6_JKLMUdU7d


https://youtu.be/65H7oQfTtGs?si=XPEX8ITbYHAut64B

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伊朗🇮🇷

關於伊朗,你知道什麼?


巴勒維國王倒台的時候,台灣曾經幫助伊朗🇮🇷。


霍梅尼成立了極端宗教神權國家,並綁架美國大使館人員長達444天,美國跟他切了,甚至於實施經濟封鎖。法國因此拍片呈現封鎖下伊朗人民的生活,連醫療救濟物資都沒有。封鎖只困頓了人民,但國家領導人沒有影響。


但真的是這樣嗎?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神權和極權國家,他們的人民一點都不無辜,就像最糟賤女權的,往往是母親。


除了這些,還知道什麼?


古語有言,如果擁有了蘇薩,就可以和宙斯鬥富,蘇薩是波斯大流士一世的宮殿。是的,伊朗是聖經舊約裡面的富裕古國,歷史上他還曾經幫助猶太人。


波斯也代表了一方特色獨立的文化,在阿拉伯帝國興起的時候,他們要享受帝國的榮光,都得去波斯學習他們的建築文化音樂藝術⋯要不然那一幫長年住帳篷過遊牧生活的人,還真不知道如何過上貴族的生活?


還有呢?伊朗有很多詩人文學家,當然也孕育了很多藝術家,早些年,伊朗的電影大師,Majid Majidi拍出了感動世界的天堂的孩子。但近十年來,影片的拍攝受到很多限制。


伊朗🇮🇷還有什麼?還有瑪嘉·莎塔碧的茉莉人生。


關於伊朗⋯我也看了很多阿富汗的書⋯失去了絲路後,孤單困窮的人們只能更加膜拜他們的神,但我覺得他們不是缺少了神,他們是缺少了一個先知,尼采。

以下關於伊朗的視頻,很好看唷!


https://youtu.be/F9pitky7hCo?si=E2Rvvm69yaIwcK8D

https://youtu.be/Zw5m1CNKSgA?si=wkhg8NkDbbyWMTgN

https://youtu.be/Zw5m1CNKSgA?si=gMAnfjKNt8X0slLd

https://youtu.be/WvOl-EP3psM?si=gljoyDbtUwrdMKwM

https://youtu.be/9vD2qVtasOk?si=izekaNKOE9pcyhlw

2025年6月6日 星期五

袁世凱以及哪個時代

這位油官是我看到最有深度最有廣度講述袁世凱事蹟的人,流暢條理兼顧。

https://youtu.be/Vgah1K2Qfec?si=yZQOJO1hnFvU8T-F



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未來的世界 我的想像





川普再次上台,一系列急而快的操作,批判前朝,裁撤“冗員”,處理移民事務,切割與歐洲、烏克蘭的關係,⋯拉高貿易壁壘,逼各國談判。


隔離與切割,一系列的操作,不由得讓我想起,美國曾經有的門羅主義。然而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操作呢?




門羅主義由美國門羅總統(1758-1831)提出,影響美國超過一世紀,後來雖有些微的變形,基本主張如下,維基百科。⋯門羅主義陳述三要點,第一點,歐洲各國不能再以任何美洲國家為殖民地。其次,在外交政策上行使華府方面的原則,即美國僅在本身利益受損的前提下介入歐洲事務。第三,美國視任何殖民美洲的企圖為對美國國安威脅。老羅斯福總結以上三點並加入一項陳述:「溫言在口,大棒在手。」(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即所謂的巨棒外交。⋯

直到二戰初期,美國仍抱持著門羅主義,各掃門前雪。歐戰爆發,納粹德國從蘇台德一路橫掃奧地利、捷克、波蘭、低地國、法國、直至敦克爾克大撤退⋯⋯即便倫敦遭受轟炸,邱吉爾求援,美國人仍置身事外,穩賺戰爭財。(註:參考Netflix 戰時邱吉爾)


二戰後各國休養生息之時,鐵幕的帷幕也漸漸落下。然而經過時間的考驗,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也各見真章。1990後,圍牆倒了,世界變得更平,一時間,人、金錢、物資、訊息、產品、⋯甚至病毒都在地球暢行無阻,人類迎來了史無前例幸福高光時刻⋯


全球化自由化帶來的是全球人民的消費福祉,一般平民老百姓也可以享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源,食品、民生物資、汽車、休閒、運動、旅遊⋯但全球化的後果也顯而易見,為了降低成本,人力資源的部分就自動移到那些人口眾多,人工便宜的亞洲。亞洲四小龍是第一波富起來的,接下來還有東南亞。自動化取代了手工業者以及勞工,電腦A I未來可能也會取代人類的大腦,那些倚靠大量知識,甚至於做分析工作的人,世界處於快速變化中。


世界太大,太複雜了,人口太多,太複雜了,種族太多,太複雜了,國家太多,太複雜了,宗教太多,太複雜了,文化太多,太複雜了⋯美國曾經抵抗共產鐵幕擴散,韓戰與越戰,建立北約,在世界各地駐軍。也曾為反恐打擊伊拉克與阿富汗,⋯然而這一系列的作為所費不貲,在債務的壓迫下,川普想把一切都簡化,這是他想設定壁壘的原因。把製造業拉回美國,並為其創造利基,那就是加關稅,可惜世界的問題太複雜了,一時間股債匯三跌,美國一跺腳,全世界都震動。


雖然川普給了90天緩衝期,但美債以及美國就業問題還是存在,不解決它,就是美國社會的未爆彈,川普總統認為他就是要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如川普所願,減少美國對北約的防務,減少美國的涉外事件,拉高貿易壁壘,阻擋移民,⋯想像未來是一個沒有美國熱切參與的世界,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歐洲大陸頻繁的戰爭和鬥爭會再起嗎?單靠西歐能夠應付俄羅斯嗎?以色列的地緣,未來的紛爭一定不少,如果沒有歐洲美國的奧援,以色列撐得下去嗎?


如果美國回到門羅主義的時代,那麼美國可能會加強經營美洲的經貿合作嗎?或許未來在亞洲製造業轉到墨西哥,如果經濟能夠發達,那麼中南美的非法移民就不會那麼多,犯罪販毒或許也會變少。


那麼歐洲呢?美國已經放手阿富汗了,這一次美國也打算放手烏克蘭,歐洲國家必得團結起來,過往倚靠美國的科技、武器,甚至於美國制定的架構,現在歐洲可能都要自己接手了。歐洲這一塊還連著非洲,他們會繼續跟亞洲貿易嗎?還是他們會建立他們自己的製造業基地?雖然土耳其已經是了。


亞洲呢?亞洲人多又勤勉,還慣能吃苦,大陸曾經鎖國,日本曾經鎖國,韓國呢?東南亞新加坡呢?臺灣呢?我們能在壁壘高牆之外生存下去嗎?


這一天不見得會在川普任內到來,然而一定會伴隨能源危機到來,怎麼感覺像聖經裡預示的末日,就當是我的幻想好了,希望在那之前人類已經想到辦法了!😊😊


ps. 川普說美國人民要度過一段艱難日子,台灣賴總統說吃苦當做吃補,我覺得這不是假話。



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亙日遐想 日本人從哪裡來的?

來自臺大許雅惠教授


以上同

寧波博物館網路截圖 攝影者在照片下方


以上同

博物館外觀

博物館內,那到天梯走得很膽戰心驚。

博物館陳列。十里紅妝

島上有三次的渡來人。更早之前是否有原住民不知。繩紋人,彌生人,又再一次大陸人口遷徙,稱之渡來人。以下維基百科。
 
⋯繩文人生活於舊石器時代後期,約自前145世紀至前10世紀左右,分佈於整個日本列島。這個時代被稱為繩文時代。繩文人按照地域可以分為4到9個集團。
 
後來彌生人自朝鮮半島遷入並征服了繩文人,與繩文人不斷融合混血形成了今日的日本大和民族。而彌生人也把繩文人驅往蝦夷地(北海道)和西南諸島、琉球等地,該地居民仍舊保持著與繩文文化類似的文化與人種,分別為擦文文化和貝塚文化。
 
繩紋人特徵⋯繩文是指利用繩纏繞棒子在黏土容器及塑像上所加上的記號。⋯
 
彌生人特徵彌生人(日語:弥生人/やよいじん Yayoi-jin),是指在彌生時代(西元前10世紀到西元3世紀)抵達日本列島的移民集團[1][2][3],與繩文人無論在文化上還是體質上都有明顯區別。兩群人(和後來的古墳人)融合成為現代日本人[4]。⋯現代大和民族主要是彌生人的後裔,並與其他現代東亞族群都有關,特別是朝鮮人和漢人[20][21][22]。⋯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與國立遺傳學研究所、東京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完成了繩文人的全基因組解讀。由此可以推斷繩文人是在3.8萬~1.8萬年前從大陸集團中分離出來的。在人類學研究中引入最新的基因組解析的趨勢在世界上也被推進,目前已經誕生了改變傳統觀念的劃時代成果。通過對繩文人基因組的完全解讀,探尋日本人起源的研究有望加速。
 
現代日本人的基因主要來自古時遷居日本列島繩文人和彌生人,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率領的研究團隊解構了一具女性繩文人遺骸的DNA,推定繩文人大約從3.8萬年至1.8萬年前從亞洲大陸去到日本。
 
不管繩紋或彌生都來自大陸,時間有先後,基因有不同,文化當然也不一樣。
 
古墳是彌生的一個時代,當時中國已經是漢代後期,⋯古墳時代(日語:古墳時代/こふん じだい Kofun Jidai),為日本歷史的一個階段,日本繼彌生時代之後的時代,從西元3世紀開始,迄於西元592年,因當時統治者大量營建「古墳」而得名。古墳的分布遍及日本本州島幾乎全域,以近畿,山陽兩地區最多,北海道則未有發現。⋯然後進入平安時期。
 
進入古墳時代,離日本王權興起也不遠了。日本因地形破碎又有山河隔離,古代靠著舟船往來,(陸路會進入別人領地,也怕山賊。)互市互易。地方的大族裔,形成早期的酋長國,酋長居住的位置,有城壕建築。然而其中有一個酋長國,形成了後來的平安時期大和國。平安時期的古墳具有前方後圓的特色,然而締造平安時期的酋長國從哪裡來呢?
 
前方後圓墳的出現被認為是大和王權的建立的標誌,而在前方後圓墳中出現了宮山型的特殊形制的台型器和壺型器,被認為是大和王權是由吉備地區酋長建立的證據,即吉備勢力東遷說。
 
古吉備國在今天出雲那一帶,距離對馬海峽有一小段距離,在古代對馬海峽就是與朝鮮貿易的走廊。有可能跟當地其他酋長國競爭,吉備國敗走到今日奈良南方飛鳥一帶,他們把他們過去的文化帶到了飛鳥,並依據過往的航線繼續從朝鮮以及中國吸取文明經驗。後來就有了大化革新。現在天皇的祖宗就由此建立了。文明與文化是一個國家發展重要的力量,日本一直在扮演這樣的角色,像一塊海綿吸取優良的文明文化,並淘汰不適合的渣滓。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只是以上這一串的故事是如何剪貼拼湊出來的?其實就是由現代的考古研究,墓葬,以及墳墓裡面的文物,串起他們之間的關聯性,現在要進入正題,日本的三神器。(奈良時期。https://bignature-loca.blogspot.com/2023/04/2023326.html
 
日本三神器(臺大許雅惠)

 古墳時期的三神器是什麼?沒錯就是那時候的舶來品,在日本古墳時代,地方的酋長國已經人口興盛龐大到可以蓋一個相對大的土墳,土墳的型制跟秦漢時期的土墳很像,只是尺寸小了一些。這樣的土墳在今日的韓國釜山一帶也可以看到。
 
在古墳裡面放的一定是酋長貴族最寶貴的器物,通常都是一些金屬製品,以及玉的加工飾品,銅鏡寶劍以及勾玉,在日本正式的名稱如下,這三件信物包括一把「天叢雲劍」,一面鏡子「八咫鏡」,與二件玉器「八尺瓊勾玉」。
 
根據各地古墳的考古,其實這三件寶物也就是一般墓葬裡面會有的寶器。劍代表權力與武力,鏡子這是財富的象徵,因為這種精緻的東西在那時候一般的平民是沒辦法取得的,瓊勾玉的形狀像玉蠶,或許有祈求財富的象徵。
 
既然這三件寶器都連接中土大陸,我們也可以想想古代中國哪些地方也有生產這些東西?在殷商及漢朝時銅製的器皿都是貴族用來祭天地鬼神。在唐代以後,比較少用青銅來做禮器,可能因為銅的生產片地開花,銅也不是這麼重要的貴金屬了。
 
商代用什麼器皿祭祀?(中央研究院)
 
在2017年的一次大陸南方博物館之旅,我去到了寧波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除了陳列了很多寧波人的生活器物,以及婚嫁的文化習俗,彰顯寧波人的富裕。還有大量陳列的青銅鏡,讓我訝異,這些青銅鏡做工精美,而且大量的出土也證明,它已經是一種貿易商品,實際上也是。(因為電腦更換,尋找照片費時,所以直接在google上截圖,下方有出處,自行查詢)
 
寧波作為古代的貿易港口,在古代吳越的時候,就已經是手工精湛的地區,商人沿海貿易,把東西賣到韓國日本並不是意料外的事。
 
原來中日在漢末就有如此多的貿易往來,商人是任何時代最早的探險家。
 
今天中日韓一堆的土饅頭,以及土饅頭中的寶物,不禁讓我遙想那個時代,雖然遠,但似乎也沒那麼遙遠。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剴剴案

所有社會案件中,最不忍心看到的就是虐童,法醫檢測的過程揭露了樁樁件件慘無人道的虐待,而且是在無依無靠毫無人性的狀況下被虐殺,比納粹集中營還慘。


以下維基百科

⋯剴剴案,又稱台北保母虐童致死案,是指發生於臺灣台北市的一起虐待兒童致死案件。案中一歲半的男童「剴剴」(化名)因遭受收出養等待階段的過渡期惡毒劉姓保母長期虐待,於2023年12月24日病重送醫後不治。此案在2024年臺灣大選完後才被殯葬業者揭露而引起臺灣社會廣泛關注與輿論譴責,並導致對兒童福利機構、社工制度及寄養監督制度的全面檢討。[2]⋯


如果不是殯葬業者的揭發,剴剴可能無消無息地死去,當化成一股青煙後,證據也將不復存在。到底有多少人漏接了他?導致悲劇發生。


臺大醫院,⋯剴剴的就醫紀錄,死亡紀錄…醫生或警方漏接了,而且可惡地遮掩紀錄。


社工陳尚潔,訪視人員。

督導林月琴,外聘督導人員。

她們第一時間沒有發現問題,四個月內訪問三次,不知道為什麼沒發現異狀,還是紀錄被抽走?比照國外社工人員通常有兩位,會做身體檢視,量身高體重等,還有詢答。


剴剴的仲介過程。

剴剴原有保姆,因母親入獄,母親的親人無力照看並負擔養育費,又原褓母不是合約(?)內保姆,因此剴剴被移轉照護,從新北轉到臺北,臺北市經兒福聯盟轉至合約保姆下照顧。


兒福聯盟。以下維基百科

兒福聯盟創設於1991年12月,由林志嘉等多位立委創設,以下維基百科。


新北市一名1歲多的男童因母親入監無法照料,兒福聯盟經由社工轉介給位於台北市文山區仙岩路獨棟的劉姓保母姊妹照顧,但2023年12月間男童突然送醫身亡⋯ 而兒福聯盟發出聲明稿表達遺憾與歉意,稱在安置期間均有派遣社工訪視,除了正常應該在一歲半孩童身上會發現的頭部嚴重外傷外均無發現異常,並表示配合檢警調查。[21]⋯ 網友質疑兒福聯盟總資產高達45億9000萬元,卻未在此事上盡到責任,質疑兒福聯盟未詳實審核保姆、以及社工定期訪視等機制,引發大批網友反對繼續捐款給兒福聯盟的聲浪[26]。⋯


制度。事件發生以後藍綠互踢皮球,從保姆,到社工,到台北市,到新北市,到兒福聯盟⋯衛福部。若以兒童被虐來說,當然是距離兒童越近的人,責任越大,譬如這些直接加害者,以及社工人員。然而以制度面來說,我想衛福部,以及雙北大概脫不了關係。


這些監督訪視的社工人員,應該站在多高的位階?兒福聯盟有點像以前的孤兒院,他也是接受民間贊助,他的績效是怎麼去定義的?為何只有簽約的保母才能夠照顧小孩?還有像剴剴這麼小的孩子,適不適合托給跟他沒有感情的保母照顧?或是擴大育兒中心,而且要有監視器控管。


立院兒虐公聽會 https://www.youtube.com/live/JYOLmSjdMj4?si=semmG5p_kBcHxRTG

我在案發現場 剴剴案  https://youtu.be/UiD-EtS2M8c?si=wLdnMnktVew_0yPI


兒福聯盟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92%E7%AB%A5%E7%A6%8F%E5%88%A9%E8%81%AF%E7%9B%9F%E5%9F%BA%E9%87%91%E6%9C%83


這篇2016年褚士瑩的文章,在剴剴案發生後,不知道他會不會有新的想法?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blog/15606

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權力的寶座


雖然讀過荷蘭學者馮克的中共毛澤東虐殺中國人民三部史,但聽由官”曹操說”劉少奇與毛澤東之間的恩怨還是挺有感觸的,中國人的政權,不管台灣大陸,一定都會有一個坐轎的,和周邊幾個抬轎的,他們之間綁帶的關係表面上看似忠誠,其實骨子裡很多的利益糾纏,劉少奇與毛澤東就是這樣一個關係。可以說如果沒有劉少奇,毛澤東就沒有辦法坐穩中央的權力位子。


這種權力結構,綁得越緊,政體就越獨裁,如果能夠寬鬆一點,容忍包容一些不同的想法,以及其他聲音,這個政體就可以稍微不那麼獨裁。


然而獨裁政體為何會越趨獨裁呢?因為爭奪權力之路是很血腥的,不僅抄家,還滅族。中國的滅族還有勢力範圍的,歷史上滅九族滅十族均有所聞,可怕啊!為了避免自己在權力鬥爭中成為輸家,各種喪失心智的暴行都會發生。族誅: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7%8F%E8%AA%85


除了恐怖統治外,還有一個比較溫和的方式就是綁定利益團體。用錢權來鞏固權力寶座,包含媒體啊!企業啦!檢警啊!司法啊!國會啊!軍權啊!…這裡面收買的層次越高,花的錢當然也越多。參考”獨裁者手冊”。


納粹黨1933年燒書,這標誌著自由言論權消失,距離希特勒掌控納粹黨(1921)也有12年了,證明獨裁不是一天造成的,然而經濟的潰敗會讓社會激化對立的速度更快。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A%B3%E7%B2%B9%E5%85%9A%E7%84%9A%E4%B9%A6


廢話不多說,來看看曹操說~


https://youtu.be/b5rEOckKoQE?si=4eabd6RNQLR6C9Il


https://youtu.be/YIYNbPGrSOE?si=qxNwFUZNSjKUzhIK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寫於母親節

柴靜訪高秉涵

任何政治人物輕忽戰爭,並以煽動仇恨形成力量,都將為任何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所鄙視,甚至對抗。

在做成一個政治人物前,你得先是個人,有人性,有對人類苦難的共情。如果政治不能帶給人民幸福,不能帶給人民安全,不能帶給人民信任,不能帶給人民和諧,歷史殷鑑不遠。歷史上就因兩個政黨的政治理念與方向的分歧,中國有四十年,媽媽見不著兒子,兒子見不著媽媽。


https://youtu.be/Db17u8E1t0g?si=UFoN4zYngyY5pLDv

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回不去的鄉愁

做為一個華國人的惆悵,王志安vs.二爺。


https://youtu.be/S-EzMe7DqQE?si=BPaPKd-gFa73Zmoo

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長時間大腦興奮引發的問題

網路視頻引發的迴響,超級歪是我長期追蹤的視頻。以下⋯


我其實不太認同這個作者所說的,他截取的時間點在2010年以後, 如果再往前推,嬰兒潮世代、X世代的人,從小的視聽工具,如果不是朋友、 父母、 老師, 很多的時間是在與書本的共處,書本的閱讀節奏沒有強制性, 你要看得快看得慢都由你自己決定,但是如果是網路音樂視頻⋯⋯節奏都很快,這個會影響你的腦部運作,讓你的大腦過度興奮,我自己有的經驗,當我閱讀時,我的心靈是很平靜的,我進入睡眠的狀況很快,而且睡前不會有大腦神經過度興奮的問題,但是如果我睡前在打電動遊戲,我要睡覺的時候,大腦是非常興奮,甚至會有腦鳴。


所以就閱讀吧,閱讀可以讓人想得更深遠,心靈更平和,有更長的時間咀嚼反思,與自己相處。😊😊😊


另,還有,我覺得嬰兒世代的人成就感比較高,雖然台灣那時候有聯考,但是因為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基本上都不如我們,所以來自父母的壓力也沒那麼大。


https://youtu.be/ywaD9a87cVY?si=mkOsElj7DyY-Rgf0


世代。https://businessdigest.io/%E5%95%86%E6%A5%AD%E7%86%B1%E8%A9%B1/%E4%B8%96%E4%BB%A3%E5%B7%AE%E7%95%B0-%E4%B8%96%E4%BB%A3%E5%8A%83%E5%88%86-%E4%BD%A0%E5%B1%AC%E6%96%BC%E5%93%AA%E4%B8%80%E4%B8%96%E4%BB%A3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哪些領導人在想什麼?

很好的一篇分析,為何鄧小平要打這一場戰?他如何做到牽一髮而不動全局?



https://youtu.be/QENYg8umjkc?si=EAOLhWrETqLMf1Lb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戰場在哪裡?戰士就在哪裡。

三年多的戰爭,日日夜夜無不思及烏克蘭的戰士,長時間的忍耐,長時間的疲憊,長時間的警戒,長時間的焦慮⋯川普以為自己是莫大的施恩者,其實歐美國家幫助烏克蘭,也就是把自己庫藏已久的武器,或是備用的武器拿來資助烏克蘭而已,而且還對烏克蘭的戰士們束手束腳,不准拿這些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


他們仍然保持著備用武器,仍然保持自己的實力,以防周邊國家攻打他們。然而現在世界上發生戰火的區域在哪裡?不就是俄烏邊界一條綿延千里的戰線嗎?這些歐美先進國家,他們的鄰國哪一個會攻打他們呢?他們留存著備用武器要攻打誰呢?現在。共同的入侵者不就是俄羅斯嗎?眾所周知法國幫烏克蘭訓練的軍隊逃兵甚多,為什麼呢?大家都心知肚明。承平已久,就算這些國家各有軍隊,數字說的好聽,其實都是不耐打的。若不是苦難的烏克蘭,勇敢的烏克蘭撐在那裡,這條戰線早就不知道擴張到那裡去了?你們留著軍備幹什麼?你們留著你們那些士兵幹什麼?除了美國的士兵,個個都是不耐打的,還不趁著三年戰爭,俄羅斯的士兵,兵疲馬弱,精銳的部隊耗損殆盡,把你們那些軟弱的士兵送上戰場去歷練歷練吧!就算挖掘戰壕也好,就算運送彈藥也好,就算給烏軍送送糧食也好,就算救護從戰場下來的烏克蘭士兵也好⋯士兵不是儲備的,是要操練的。


戰場在哪?戰士就在哪?不上戰場的士兵,哪能算戰士呢?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那些統治者在想什麼?


戰爭在現代人來說,是勞民傷財,損人害命,還建立滔天仇恨的大事,是文明人盡量去避免的事,然而是什麼樣的思維?什麼樣的心理?能讓一個人拍板,好,戰鬥開始。這讓我實在好奇,這些領導人在想些什麼?


在進行這樣的剖析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些歷史上的事實,在獨裁國家,發動戰爭,失敗獨裁者的下場通常不好,希特勒,墨索里尼⋯⋯,今天普欽這麼搞,又是在演哪齣?


三年的俄烏戰爭,死傷上百萬人,造成人民生活的困境以及心理的恐慌不可言喻。有的人責罵普欽就是一個獨裁者,任意入侵別人的國家,還謊稱是特別軍事行動。有的人則說澤倫斯基為了自己的英雄行徑,不惜犧牲烏克蘭的子民,烏克蘭人民在哪不是過日子,不管國家叫烏克蘭,或是俄羅斯,不一樣都是過日子,這些統治者,他們到底在爭什麼?


或許中國人會認為,他們只是在爭一口氣。但是由過往幾任烏克蘭總統的選舉,我們知道其實不只是義氣之爭,烏克蘭的人民,在向他們的統治者表示,他們想要的國家應該是什麼樣子,未來的統治方法,人民的價值觀,要走向哪個的方向,在歷任總統選舉的搖擺中,道路卻越見清晰,是這種對未來的期盼,讓他們有了抵抗俄羅斯控制的願望。然而就因為烏克蘭人民的意願,俄羅斯就動手了嗎?


這場俄烏戰爭有明顯的進攻方和抵抗方。作為抵抗者,沒什麼好說的,如果不是臣服,就是抵抗。但是不管是臣服或是抵抗,其實都無法說服所有的民眾,這也是澤倫斯基總統,他的民調數字會落在60到70 %。而戰爭的發起人普欽民調卻高達80%。


烏東地區跟俄羅斯為鄰,在蘇聯時代就有操俄羅斯語的人民和操烏克蘭語的人民犬牙交接,澤倫斯基總統的母語就是俄羅斯語,然而我必須說語言不同不是分裂的主要因素,澤倫斯基總統是反對語言歧視的。真正造成分裂的是政治走向不同,也就是民主政治與寡頭政治。但這樣的政治走向,一般人是不知道也說不清的,國內的知識份子知道,普通人民還是感情依附,也就是國族認同,這就造成了分裂。頓巴斯頓涅茨克這個地區的反烏克蘭激進份子以及叛軍長期和政府軍爭戰,這種爭戰引來俄羅斯的介入。


但要說是意識型態之爭引發俄羅斯介入,可能又小看這場戰爭。2014年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克里米亞的位置隔著克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戰略要地,曾歷經歷任統治者,羅馬帝國,蒙古帝國,鄂圖曼帝國,俄羅斯,烏克蘭,因此半島上種族複雜。附近的海床被挖出石油,再加上克里米亞東北邊四州,赫爾松,扎波羅熱,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蘊藏豐富礦產,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然而只因為這些物產條件嗎?或許我們可以假裝我們是個統治者,來打打大清皇帝的算盤吧!


想當年,滿清曾經一度不想統治台灣島,想來統治者是有統治者的顧慮的,土地不是多了就好,然而施琅用什麼理由說服了皇帝?


鄭氏勢力在撤出中國沿岸後,因清廷對閩、廣外貿商之整肅,以及臺灣天災、暹羅洋米漲價等因素之影響,發生了軍餉與軍糧周轉不靈的現象。⋯維基百科

⋯ 清軍克台後,清廷對於是否加以經營,朝議未決;施琅上《恭陳臺灣棄留疏》,力陳保有台灣之重要性。由於李光地說服康熙皇帝,終使康熙皇帝決定繼續經營臺灣。[9]⋯維基百科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6%81%AD%E9%99%B3%E8%87%BA%E7%81%A3%E6%A3%84%E7%95%99%E7%96%8F


施琅的奏折簡單地說就是,台灣這邊的統治權存在,會危及大清的統治。還有,台灣土地生產會給大清製造什麼利益?(注:台灣的生產基本就是糧食,鹿皮,後來有樟腦,糖和茶葉,手工業還不行。)


當然,大清一定還有一筆帳沒算到,那就是台灣的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所造成的成本。


除了大清,日本台灣的統治者也曾發出這樣的質疑,乃木希典⋯ 1897年春,乃木希典利用回國之機向當時的日本首相松方正義及軍界、政界的少數要人談了日本在臺灣的處境及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應把台灣賣給其他國家。他在對友人的信中抱怨日本統治台灣一事:「就像乞丐,討到一匹馬,既不會騎,又會被馬踢。」認為台灣是塊燙手山芋。他建議將臺灣賣給英國,這樣既可甩掉一個包袱,又可獲得一大筆錢,一舉兩得。⋯維基百科


我不想幫大清皇帝總結他的帳目,畢竟還有海權的項目。說完台灣,轉回烏克蘭,2014年,由於西方的不作為,由於烏克蘭政府的不抗爭,(雖然頓巴斯的烏克蘭人不願意放棄,)給了普欽繼續揉搓烏克蘭,展現大帝雄風的機會,是的,大帝在殺雞警猴,烏克蘭便是那隻雞,而東歐中亞小國,及普欽身邊那些不聽話的寡頭,便是猴。


然而代價什麼?且不說2022/2/24那場精彩的基輔保衛戰,三年的鏖戰,也夠普欽嗆了。一開始俄迅速佔領烏東四州還加上哈爾科夫,是因為一開始西方的物資不到位,德國磨磨蹭蹭只送鋼盔,然而三年下來,哈爾科夫爭回來了,俄佔區的領土也在慢慢萎縮中。https://youtu.be/WvIbqJTaX1E?si=d81SVvOpP9z00s8X


普欽沒有達到原來屈服烏克蘭的願望,澤倫斯基卻成了世界英雄。然而,我想雙方的戰士都想停火了!https://youtu.be/syKWPralGKQ?si=mu_HhRS4pbZo5UZt


獨裁者的英雄形象向來都是吹捧出來的,就是因為他是吹捧出來的,所以他更需要去捍衛他的顏面,若是放在西方民主國家,總統的顏面就沒有那麼貴了,選舉完畢,換人執政,下台就下台。所以腦袋清楚的人民,應該知道要努力去避免培育養成一個獨裁者,是的,獨裁者一開始也是人民培養的,一但養成以後,就揮之不去,看看陳雲對中共的影響就知道,人心都是自利的,何況是共利集團。看看烏克蘭戰士的犧牲,就知道代價有多大。


烏克蘭士兵用鮮血做成國家的籌碼與大國博弈,而英勇的形象也難得地換來世界先進國家的青目,歐洲難得地團結起來,美國第一時間就即予幫助。畢竟儲備的武器如果不是用來做正義的事,還有什麼更好的用途?


盤點普欽的收穫,前面已經寫過,不再贅述。https://bignature-loca.blogspot.com/2025/01/blog-post_25.html


雖然戰爭還沒結束,我這個樂觀者已經開始做夢了,期待澤倫斯基戰後能把人民公僕拍完,這部影集可有趣了,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國家的軟實力,夢想也有成真的時候。https://www.netflix.com/title/80119382?s=i&trkid=268410292


讓我們複習劇中歷史老師的夢想,作為烏克蘭國家的總統,騎著腳踏車上班,沿途跟人民打招呼,大家都認識他,雖然他不見得認識所有人,周邊不用有護衛隊,因為也沒有人會想要暗殺他。他只是一個總統,也是人民公僕。


民主國家的總統,不是用謊言與權威去堆砌起來的。



https://youtu.be/ax4XBeJPKuI?si=TOphazBzf7TOX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