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2016年 暑 印度的風景(10)泰姬瑪哈陵,阿格拉紅堡,Fatehpur Sikri 清真寺

網路上寫泰姬瑪哈陵的網誌很多,但是我的書寫是我的記憶,及我日後的回憶,又加上每次寫的內文,都是由著我對"知"的渴望所串連的,難免龐雜,已經不是一般的遊記了。寫部落格跟寫FB就是不一樣,FB是集體農場,部落格是個體花園。

世人盛讚泰姬瑪哈陵,除了她是一座美麗的建築外,她還是一段愛情故事的結晶,當年沙賈汗要蓋這座陵墓時,整個帝國都動起來了,光材料的取得".... 泰姬瑪哈陵建築的材料是從印度各地和亞洲,以逾1千頭大象運送這些建築材料,綠松石來自西藏青金石來自阿富汗、水晶和翡翠來自中國,碧玉來自旁遮普邦、檀香和紅寶石來自印度南部四邦、孔雀石和琉璃來自緬甸、象牙和白玉來自泰國、藍寶石來自斯里蘭卡、瑪瑙和黑曜石來自阿拉伯、珊瑚和螢石來自波斯、黃金和白銀來自朝鮮、綠寶石和鹿角來自於越南。共有28種寶石和半寶石鑲嵌入白色大理石、華美至極。..."引自維基百科。

雖然沙賈汗動搖國本地蓋了這座陵墓,然而,今日看來,哪個王朝沒有覆滅呢?

清晨,遙望泰姬瑪陵南側入口。


南側入口的閘門,利用透視的視覺效果,加強泰姬瑪哈的美感。

2016年正在整修,包著紗布的泰姬瑪哈。

中軸線上的南門。


庭園裡的緬梔樹

近看大理石鑲嵌


從二層平台看Yamuna河


陵墓內不能照相,所以就只是由外觀的照片來想像了。

巨大的平台,給人一種遼闊的感覺,不知道是怎建構的,地基也經歷500年了。


伊斯蘭的庭園,給人一種留白的愉悅。

當年造泰姬瑪哈工匠的後裔?今天還在做著鑲嵌畫。

細緻的鑲嵌畫,我也買了一塊,但是回國時卻發現,不知何時不見了。

簡直是藝術了。因為現代的工具更進步,這種鑲嵌畫,其實不會很貴。

阿格拉紅堡

阿格拉紅堡,背倚著Yamuna河,因為印度平原大多沒什麼天險,河流就是城堡的天險,但Jaipur是個例外,後面我們會講到。阿格拉紅堡起造於11世紀末,隸屬於Sikawar家族,是古代印度一個非常勇猛的武士家族,城堡最早是磚砌的,現今我們所看的建築,大多是蒙兀兒時期蓋的,Akbar大帝聽從建築師的建議,改用磚塊為裡層,紅色砂岩為外層重新建造阿格拉城堡。在當時的印度土地上,有很多個武士家族建立的眾多王國,為了站穩帝國腳跟,Akbar選擇立都阿格拉。

Sikawar Rajput of India
http://fistfullofmemories.blogspot.tw/2014/08/the-sikarwar-rajputs-of-india.html

Agra for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gra_Fort



易守難攻

從空中看阿格拉紅堡,從城門口進來,有好幾道甕城,是一座軍事設施很強的堡壘了。




阿卡巴與當時印度武力最強的王國聯姻,伊斯蘭與印度武士家族的聯姻結果,也展示在阿格拉紅堡建築風格上。


很有印度教建築的味道吧!

這個也是非常印度的裝飾。


這就比較伊斯蘭了。


八角亭,眺望泰姬瑪哈陵的場所。


阿卡巴的孫子,沙賈汗,一改其祖父的建築風貌,在阿格拉紅堡內,重新起造一些大理石的建築,連一些紅色建築,也被漆成白色。

沙賈汗時代的建築。


半透明的大理石雕。



一部分被漆成白色的建築


漆成白色的議事廳

離開阿格拉紅堡,我們去到下一個景點,Fatehpur Sikri,這裡也曾是蒙兀兒帝國的國都,今天還留有當時阿卡巴大帝建造的宮廷及大清真寺,1569年起造。但這個新建的城市很快就被廢棄,因為缺水,又因為附近王國的動盪,所以阿卡巴又遷都到拉合爾,直到1598年才又遷回阿格拉。

宮廷外圍


大清真寺入口


迴廊,迴廊內側有很多木門,門內是一間一間的小房間,這裡是學生宿舍,當初這可是高級學府,伊斯蘭世界的教育及人才養成都是從這裡出發的。

男信眾的墓葬區。


女信眾的墓葬區,這些墓,有些還會有後人會來祭拜。


Shaikh Salim Chishti Tomb,非常精緻的墓,是阿卡巴為他的建造的,他是一位Sufi Saint。




我覺得阿卡巴真是一位有品味的建築皇帝,在他主持下的建築,即便是紅砂岩,也很美麗莊嚴。當年紅砂岩的取得比較方便,大理石礦區比較遠,紅砂岩的雕刻,也比大理石容易些。


大清真寺腳下,是一片平疇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