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詩仙堂的路上遇見了金福寺(佛日山),一個小小巧巧的寺院,但更吸引我們的是它裡面的芭蕉庵。寺廟開基在864年,慈覺大師自作觀音像安置在堂中,曾經荒廢,江戶中期,鐵舟和尚再次重建它,鐵舟和尚跟芭蕉(1644~1694)是好朋友,芭蕉來京都時曾造訪他,鐵舟就在寺廟的後上方的蓋一間草屋給芭蕉住,數十年後,畫家俳人與謝蕪村(1716~1783)也來住在這,死後及弟子數人也葬於此處。
離開金福寺已近中午,我和JS就近找一個午餐的地點,這一帶是住宅區,商家不多,看見一間小小的餐飲店,我們就進去了。剛入門店主就熱情的上來打招呼,並啟動暖氣,我猜她剛才是問我們冷不冷,賣的食物是關東煮,日本的商家通常不賣大雜燴,她們就專注幾種食品,把它做到好吃,雖是小小的店面,關東煮也的確好吃,在此又體會了京都人的心意。
午飯後我們繼續上路,往詩仙堂的方向,經過一條被樹木包圍的步道,回首向天,天也黑壓壓的,看到了閃電,久久才聽到雷聲,JS說嵐山方向在打雷,瞬間,一陣狂風颳起,樹上的橡實拋打下來,路人抱頭找避雨處,我忙衝向詩仙堂入口買票,回頭看JS還悠哉游哉,當然啦!他身上那件是Gortex,不像我穿的是棉衣,一陣暴雨馬上又濕又冷,還得拿票等他大爺入場,否則他又要怪我沒耐性,何妨學學蘇軾定風波行。
因為下雨,所有的觀光客,一時間都有了禪境雅意。
雨後的詩仙堂
如果人生的角色扮演可以自由選擇的話,我想到日本出家,作上一陣子的尼姑和尚,就算叫我天天掃松針,我也歡喜,在松針掉落的季節,南禪寺的松脂香浸染了整個南禪院。
南禪寺的院區內其實包含了好幾個禪院寺廟,其中方丈院所在的南禪寺曾經作為天皇離宮,在1264年開始修建,1291年改為禪寺,可以看出它的建築格局跟其他純粹作寺院的建築不同。付了參拜費500円,進入南禪寺方丈庭園觀賞枯山水。
由南禪寺出來,天已黑了,我們在冷咧的的空氣中前行。JS很不高興,因為我在逛方丈庭園時,他因拍照拍完了,在三門處等了一個小時,他的Goretex,雖然擋雨,卻隔絕不了冷空氣,所以詩情畫意沒了,只剩下不高興。沿著東大路通二条上ル東側走,我看到路邊有一間〝相生〞的食店,隔著老舊的木框玻璃格子門,裡面蒸氣騰騰,有一些老夫妻及上班族在裡面用餐,我叫住了JS,說晚餐就在這吃吧!一方面可以去去寒意。JS看看裡面有賣鍋物就說好,委實凍壞了,今天穿帶的衣物又少,因為昨天的天氣熱。
進到店裡是一個老太太出來招呼,我看她忙得不得了,又要招呼客人,又要算帳,又要清理桌面,但看起來,來的都是熟客,所以大家也嘻嘻哈哈寒暄幾句就過去了。店裡就三個人在打理,老先生負責料理, 一個看起來像兒子的在幫忙,時不時的還送外賣,提著木製食盒,近的就騎腳踏車送,稍遠的,門口還擺放一輛機車備用。menu就擺放在桌上,我點了熱門餐點夫婦餅烏龍麵,JS點了鍋物。餐送上來,真的好吃,餅是烤過的糯米糰,湯裡加了磨過的山藥泥,烏龍麵吃起來滑溜滑溜的,很好吃,後來才知道這烏龍麵是手打的,怪不得跟國內吃的口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