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這個年紀差不多60年代的人,對麥當勞的印象總是跟我們的青春結合在一起。那是我們跟朋友聚會聚餐最好的地方,不會趕人,讓你能夠在麥當勞的各個角落裡面盡情盡興的聊天。
年紀老大,也走過世界各地的麥當勞,麥當勞總讓我有感覺溫馨的地方。是的,他雖然是資本主義營運模式的餐廳,但也總有他的美式風格,屬於美國中南部那種人與人之間快樂融洽的感覺。
高雄火車站以前有一間麥當勞,這間麥當勞是徹夜營運的,方便往來的旅客用餐之餘,他也照顧了城市裡面的特殊人物,是的,遊民。遊民進了麥當勞,也不點餐,就找一個角落放下他隨身的包包,趴在桌上睡著了,麥當勞的服務人員來來往往,也不趕人也不驚擾他,就由著她睡。這就是麥當勞的精神嗎?是的,而且不是只發生在台灣。
巴黎,這個我去過四次的城市,並且覺得應該可以不用再去了的城市,她給人的感覺就是冷漠,不夠體貼,自我。我要說自我沒什麼不好,但在服務業裡面極度的自我則讓旅人們感覺不舒服。
麥當勞剛剛在巴黎開門市的時候,我還記得巴黎人還嘲笑麥當勞的食物,認為麥當勞的食物很不合法國人的口味,在法國這樣的美食天堂,居然有麥當勞進來。其實巴黎是世界之都,她早就有一堆的食物進去了,包括中國的,越南的,香港的,日本的,柬埔寨的,北非的,中東的.....
在巴黎街頭的咖啡館,如果你點杯咖啡,侍者總是問你togo,如果你傻傻的點頭,那麼他就給你一個紙杯裝的咖啡叫你帶走,連馬路旁邊的咖啡座你也不能坐,更不用說能不能借用個廁所了。而在巴黎用廁所總是很不方便,因為公共廁所非常少,總是大排長龍。如果在2010年後去巴黎,那麼在公共廁所前大陸客大排長龍的景觀,也算是巴黎風景了。
在冷漠的巴黎,你在哪裡可以尋找到一點點溫馨呢?是的,麥當勞。在羅浮宮裡面的麥當勞。用餐價格不貴,上廁所方便,而且廁所經營的很溫馨,還有香氣呢!😊是一對黑人夫妻經營的,我想這也是麥當勞的設計吧!雖然使用廁所要付一點點錢,但是至少給了人尊嚴。黑人先生熱心的向我們打招呼,絲毫不以服務亞洲來的客人為侮,我想,或許巴黎人有老貴族的氣質,覺得在廁所服務亞洲人有損尊嚴。
羅浮宮外的麥當勞我也去了,生意冷清沒有多少人,正好適合喜歡安靜的我,覺得巴黎咖啡廳的人吵雜擁擠,不適合我。然而在此我卻看到了笑話,巴黎的年輕人跑進麥當勞裡,不點餐,不消費,坐著滑手機順便充電,麥當勞的侍者實在看不下去了,跑去向那個年輕人反應,如果你不吃東西就出去吧!由他的手勢看來,他在向那個年輕人說,好歹你點個飲料消費一點,否則大叔我可能就要失業了。
現在台灣各地都市的旅遊,餐廳都有限制用餐時間,90分鐘100分鐘....但總是不盡興啊,同學們聊天哪能在90分鐘之內就聊完呢!這也是我有機會就想來麥當勞消費一下的原因,少了麥當勞,就少了人情味。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BA%A6%E5%BD%93%E5%8A%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