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台灣的司法。 KP案

背景:郝市府與柯市府的恩怨

⋯ 2024年4月,台灣民眾黨主席、前臺北市市長柯文哲指控前任市長郝龍斌涉台智光弊案[8],郝龍斌隨後反控柯文哲在京華城給予不當容積獎勵,相關爭議急劇升溫[9]。5月,臺北市議員鍾小平至臺北地檢署告發,北檢以「他字案」展開偵查[10]。至12月,檢廉單位查出多名涉案人員涉嫌圖利,包括柯文哲、前臺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等人,另中國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應曉薇被查出收受賄賂與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交付的直接證據,柯文哲市府時期臺北市長辦公室主任李文宗、郝龍斌市府時期任臺北市政府兵役局局長朱亞虎等7人亦同被列為涉案嫌疑人,裁定羈押並限制接見、通信[11][12]。全案已有柯文哲等22人列為被告遭調查。


起訴22人

傳喚2-300證人

北檢廉政署(檢廉)起動調查


2024/8/31 日晚間,北檢認為柯文哲、彭振聲因涉嫌收受賄賂、圖利等罪且有滅證、串證之虞,向北院聲請羈押禁見。


2024/9/2 北院裁定證據不足,柯文哲無保飭回。彭振聲羈押2個月調查。邵琇珮限制出境、限制出海、限制住居。


北檢在補強證據後,向法院提出抗告狀[12]。兩抗告案皆轉呈臺灣高等法院,並在當日晚間獲高院受理。


9月4日,臺灣高等法院合議庭認原裁定有瑕疵,檢方抗告成功,撤銷發回臺北地方法院更裁。


北院在隔日下午(9/5)裁定柯文哲羈押禁見二個月,送往臺北看守所。


🩸此後就在北檢無限抗告,地院裁定,和高院裁定中往復。


9月6日,臺灣高等法院駁回彭振聲、沈慶京、吳順民、應曉薇所提出的抗告,羈押禁見確定[100][101]。9月9日,柯文哲放棄抗告,羈押禁見裁定確定[102]。


⋯⋯


起訴

12月26日,臺北地檢署偵查終結,主任檢察官江貞諭,帶領7位檢察官包括林俊言、黃琬珺、郭建鈺、姜長志、唐仲慶、黃則儒、陳玟瑾共同偵辦。[37]最終,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依法起訴包括柯文哲、李文宗、沈慶京、應曉薇、彭振聲、黃景茂、邵琇珮、端木正、吳順民、李文娟、張志澄等共11人。


🩸一般檢察官起訴後,視為證據已到手,嫌疑人可被釋放,鄭文燦就是這樣。但檢察官⋯


12月27日,臺北地院接押庭裁定柯文哲等五人交保並限制出境、住居,其中柯文哲3000萬元交保[133]。晚間,臺北地檢署針對柯文哲、沈慶京、應曉薇、李文宗的交保裁定提出抗告[14]。

12月29日,臺灣高等法院撤銷原裁定,發回臺北地方法院更裁[15]。裁定柯文哲、沈慶京、應曉薇、李文宗,分別提高至7000萬、1億、3000萬、2000萬元交保,且皆必須要配戴電子腳鐐[16]。30日下午3時許,柯文哲湊足交保金,成功交保[134]。12月31日,臺北地檢署針對柯文哲、沈慶京、應曉薇、李文宗的交保裁定二度提出抗告。

2025年1月1日,臺灣高等法院撤銷原裁定,再次發回臺北地方法院更裁[17]。1月2日晚間6時,臺北地方法院召開第三次羈押庭。同日晚間11時,法院裁定柯文哲、沈慶京、應曉薇、李文宗全部羈押禁見[18]。2025年1月11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柯文哲等4人抗告駁回。同月,被告邵琇珮在準備程序庭承認檢方指控並轉為污點證人。[135]


🩸一頓操作後,有些嫌疑人認罪轉污点證人,還押的有不認罪的柯文哲,沈慶京,李文宗,應曉薇。


⋯⋯


🩸被羈押在環境惡劣的看守所一年,(一般人有刑確定就是去監獄了,監獄的環境比看守所好,像這種羈押一年的實屬非常。)


9月8日中午12時20分,柯文哲被押抵北院,廠商人員在柯文哲的左腳踝安裝電子腳環,地院也完成通報海關柯的限制出境出海令。下午2時20分,柯文哲辦保完畢獲釋,在被收押禁見363天後重獲自由。


疑問❓

🩸檢察官可以無限上訴嗎?有國人就因為便利超商裡幾十元的小東西,被認為偷竊,遭起訴,不認罪,數十年過去了,還在跑法庭。馬前總統現在還在跑法院,沒有任何定罪,律師費上千萬,這是合理的事嗎?


🩸檢察官的升遷制度,本來做一樣的工作就應有一樣的位階與職權,否則上級插手,案子就辦不下去了,吳宗憲前檢察官很有經驗呀!所以檢察官體制也應該改革。這次的林俊言檢察官,起訴後獲得升官,把起訴書丟給下一手,連後續蒞庭澄清起訴書內容都不用,這是不是增加法官辦案難度,要不然,從頭到尾這個案子就是配合上意的走過水,負責任的檢察官,誰會這麼做呢?


🩸台灣的法院分地院,高院,最高法院。但,這應該不是級別之分,應是基於保護嫌疑人不被不當論刑或不當審判而給的另一個視角的機會。而不是最高法院可以壓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可以壓地院的結構體系。如若,那法官還有自由心證嗎?


台灣法院的審理程序

審判的過程主要包含準備程序、審理程序、辯論程序,最後進入評議和宣判。在準備程序中,法院會釐清案件爭點與證據範圍。接著在審理程序中,會進行證據調查,包括訊問證人、鑑定人等。完成證據調查後,進入辯論程序,各方律師會就事實、法律及科刑範圍進行辯論,最後由被告進行最後陳述。最後,法官(或與國民法官一同)會進入評議,討論案情,並依法進行裁量,最終在宣示日宣判判決。 


🩸所以一個案子有時會拖很久,如果攝入政治,真的可以磨死人。


以下 2025/10/28開庭後民眾黨記者會

https://youtu.be/PLI-GBpIXrY?si=CdZtQp7sO6y67WXL

https://youtu.be/CAtqH7baxpI?si=6uCp_Sq9wVkYf4VL


北檢起訴書

https://www.tpc.moj.gov.tw/media/383833/1131226%E8%87%BA%E5%8C%97%E5%9C%B0%E6%AA%A2%E5%81%B5%E7%B5%90%E6%9F%AF%E5%A7%93%E8%A2%AB%E5%91%8A%E7%AD%89%E4%BA%BA%E6%B6%89%E7%8A%AF%E8%B2%AA%E6%B1%A1%E6%B2%BB%E7%BD%AA%E6%A2%9D%E4%BE%8B%E7%AD%89%E6%A1%88%E4%BB%B6%E6%96%B0%E8%81%9E%E7%A8%BF-%E5%AE%9A%E7%A8%BF%E7%89%88.pdf?mediaDL=true&fbclid=IwZnRzaANthgFleHRuA2FlbQIxMQABHqeoZ8zEdgPHSwDfLGEpvWWwRAgNCrSottHdV-siiE1Lv9ccICgeWmr-X-8P_aem_WHDCafvIewr4O_PSZvKKCQ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我的麥當勞印象

在我這個年紀差不多60年代的人,對麥當勞的印象總是跟我們的青春結合在一起。那是我們跟朋友聚會聚餐最好的地方,不會趕人,讓你能夠在麥當勞的各個角落裡面盡情盡興的聊天。


年紀老大,也走過世界各地的麥當勞,麥當勞總讓我有感覺溫馨的地方。是的,他雖然是資本主義營運模式的餐廳,但也總有他的美式風格,屬於美國中南部那種人與人之間快樂融洽的感覺。


高雄火車站以前有一間麥當勞,這間麥當勞是徹夜營運的,方便往來的旅客用餐之餘,他也照顧了城市裡面的特殊人物,是的,遊民。遊民進了麥當勞,也不點餐,就找一個角落放下他隨身的包包,趴在桌上睡著了,麥當勞的服務人員來來往往,也不趕人也不驚擾他,就由著她睡。這就是麥當勞的精神嗎?是的,而且不是只發生在台灣。


巴黎,這個我去過四次的城市,並且覺得應該可以不用再去了的城市,她給人的感覺就是冷漠,不夠體貼,自我。我要說自我沒什麼不好,但在服務業裡面極度的自我則讓旅人們感覺不舒服。


麥當勞剛剛在巴黎開門市的時候,我還記得巴黎人還嘲笑麥當勞的食物,認為麥當勞的食物很不合法國人的口味,在法國這樣的美食天堂,居然有麥當勞進來。其實巴黎是世界之都,她早就有一堆的食物進去了,包括中國的,越南的,香港的,日本的,柬埔寨的,北非的,中東的.....


在巴黎街頭的咖啡館,如果你點杯咖啡,侍者總是問你togo,如果你傻傻的點頭,那麼他就給你一個紙杯裝的咖啡叫你帶走,連馬路旁邊的咖啡座你也不能坐,更不用說能不能借用個廁所了。而在巴黎用廁所總是很不方便,因為公共廁所非常少,總是大排長龍。如果在2010年後去巴黎,那麼在公共廁所前大陸客大排長龍的景觀,也算是巴黎風景了。


在冷漠的巴黎,你在哪裡可以尋找到一點點溫馨呢?是的,麥當勞。在羅浮宮裡面的麥當勞。用餐價格不貴,上廁所方便,而且廁所經營的很溫馨,還有香氣呢!😊是一對黑人夫妻經營的,我想這也是麥當勞的設計吧!雖然使用廁所要付一點點錢,但是至少給了人尊嚴。黑人先生熱心的向我們打招呼,絲毫不以服務亞洲來的客人為侮,我想,或許巴黎人有老貴族的氣質,覺得在廁所服務亞洲人有損尊嚴。


羅浮宮外的麥當勞我也去了,生意冷清沒有多少人,正好適合喜歡安靜的我,覺得巴黎咖啡廳的人吵雜擁擠,不適合我。然而在此我卻看到了笑話,巴黎的年輕人跑進麥當勞裡,不點餐,不消費,坐著滑手機順便充電,麥當勞的侍者實在看不下去了,跑去向那個年輕人反應,如果你不吃東西就出去吧!由他的手勢看來,他在向那個年輕人說,好歹你點個飲料消費一點,否則大叔我可能就要失業了。


現在台灣各地都市的旅遊,餐廳都有限制用餐時間,90分鐘100分鐘....但總是不盡興啊,同學們聊天哪能在90分鐘之內就聊完呢!這也是我有機會就想來麥當勞消費一下的原因,少了麥當勞,就少了人情味。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BA%A6%E5%BD%93%E5%8A%B3


我在怕什麼 我不知道

但怕的意念 如影隨形

我變得退縮 擔心東擔心西

甚至開始崇拜


崇拜什麼 好笑的是 

我在崇拜我過往微不足道的大膽

我攀登百岳

我一個人出門旅行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探求

好奇與對自己的自信

讓我勇敢前行


怕 是我現在的生活添加劑

我真恨這種感覺 但揮之不去

我得好好問問我自己 我在怕什麼

或許也得繼續習慣它


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關心俄烏戰爭,以及其他。

一場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如果一開始西方各國就馬上表態支持烏克蘭的話,或許俄羅斯不會佔領烏克蘭土地那麼多。


俄烏戰爭誰獲利?誰損失?


烏克蘭損失人與土地是一定的,但願意上戰場的年輕人是為他們未來的命運賭上一條命。自蘇聯垮台後,當初的東歐國家經濟都開始飛漲,波蘭人縱使一開始到英國洗碗端盤,現在都比烏克蘭富裕,何況烏克蘭是技術大國啊!大陸台灣的科技軍武發展裡面都有烏克蘭人的影子。


烏克蘭損失了!沒有預料烏克蘭哪麽能打的俄羅斯肯定也輸了!庫存的武器消耗殆盡,能源只能降價賣給中國印度,不曉得有沒有向中國借錢,但是中國賣了美國的債券,用美金買了俄羅斯石油、儲備的黃金可能是有的。當然中國也沒放棄偷偷往俄羅斯賣軍民兩用的設施,譬如製造軍功武器的設施。中國偷偷地做,畢竟他是大國,各方的關係不能不照顧,停戰後他肯定還要想同歐美及俄羅斯、烏克蘭做貿易。


俄羅斯消耗那麼多的武器,人力,財富,物資,以及未來在國際間的信任,要換烏克蘭土地,不曉得划不划算?


歐洲也損失了,在全世界各國財政都不好的狀況之下,歐洲還要掏錢幫烏克蘭打仗,當然他們還在算計這筆錢到底是歐洲付,還是俄羅斯的國外儲匯來付。


美國呢?美國一定是賺的。雖說在拜登時期,戰爭初起的時候,消耗了大量的庫存軍事裝備,但那是庫存的啊,何況接下來歐洲還得繼續花錢買美國的武力裝備。


說到這裡,我們就來談談美國的發達史了,美國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世界第一的呢?


美國因為地緣的關係,她是全球的幸運星。在歐洲發展大航海的時候,美國還妾身未明,從英國手中奪回自己的主權,他還是世界的弱雞,多弱呢?


以下維基百科

 「中國皇后號」的歷史航行

首次航行: 1784年從紐約出發,於1785年抵達廣州。 

貿易: 船上載運了人參等貨物,並載回了茶葉、絲綢和瓷器。 

歷史意義: 這次航行開啟了中美之間的直接貿易,對後來的貿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360噸排水,乘員34人。


一開始的美國就是這麽弱。😄😄😄


美國之所以能夠迅速地富裕,其實要拜兩次世界大戰之故。南北戰爭以後,美國再也沒有大型的內戰,世界越是紛亂,兩次世界大戰,聰明、能力好、有錢人都跑美國了,所以歐洲越打,美國越有錢。真的,只費吹灰之力,美國就變成了世界第一了。但美國可能會叫屈,諾曼第登陸,我們也是死了不少人的。


所以美國是不怕戰爭的,世界越混亂,他越有錢。川普最近不是還賣金卡嗎?😄😄😄


回到俄烏戰爭,美國的損失,美國唯一的損失就是美國搖擺的態度,讓歐洲開始不信任,失去歐洲向美國的武器訂單,歐洲要聯合起來來發展自己的裝備了,看看瑞典的鷹獅戰機,歐洲聯合發展的颱風戰機,開始大量的生產採購。


後記:

我覺得烏克蘭今天的戰爭不是普京與澤倫斯基的戰爭,也不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基本上是年輕人與老一個世代在思想觀念上不同而爆發的戰爭。参考橙色革命與廣場革命。


戰爭過去一年半這些專家所做的分析,與今天的狀況,又是如何?

https://youtu.be/FvBv7QcRIps?si=KRRnzWITPN9lhXuR


俄烏戰爭現況

https://youtu.be/-HpytAQiwVk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夏商故事

最近這幾十年關於夏商的歷史越來越多的顯現出來了,夏不再只是一個名詞,而商不是只有甲骨文。


中國的統治技術是早熟的。當世界上其他的國家還用血緣維繫統治基礎,中國已經在搞革命了!當世界其他國家的統治者還在用神靈為自己的統治加持時,中國已用統治者的道德來檢視統治者。


中國的貴族統治亡於秦,中國的門閥統治亡於隋(科舉制度),然後⋯就繼續週而復始了。直到英國

馬戛爾尼使團(英語:Macartney Embassy)闖進了乾隆皇的宮殿展示先進的發明,昏庸的老皇帝繼續一無所知,他的無知,也為接下來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以及甲午戰爭的潰敗,甚至中國持續的內戰拉開了序幕。


直到今天,中國持續了3000多年的道統啊!很難講是誰的責任了。

https://youtu.be/-RiMwg2N9v4?si=ZFqsUjnGqSjvat47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馬太鞍潰壩事件始末




2025/7/21日颱風薇帕外圍環流夾帶的雨勢引發山崩,並於馬太鞍溪上游萬榮鄉處形成堰塞湖。


2025/8/12-13楊柳颱風雖是中型颱風,但對臺灣南部居民損傷嚴重。


楊柳8月13日下午13時左右登陸臺東縣太麻里鄉。並於下午16時左右在臺南市七股區出海。


在這次的颱風中,有一個光復鄉的村莊做了防災演練,全村撤離,大馬村。


2025/8/13 立法院會,傅崐萁等提案示警,提案人:傅崐萁 鄭天財 Sra Kacaw 王鴻薇 盧縣一 ⋯


農業部陳俊驥回,無立即風險。


然而,7-10月都是臺灣的颱風季。


立院影片紀錄

https://youtu.be/dAC83xnuAJY?si=4CfZXSTXZ8sVGycs


2025/8/23大罷免及公投結束。


2025/9/13左右,內政部劉世芳找李鴻源台大團隊評估偃塞湖的風險。然而,結果出來已經來不及撤退8000人。


2025/9/23 馬太鞍偃塞湖發生大潰壩,國內媒體第一時間報導現場恐怖的泥石流。當然也不忘報導,花蓮縣長徐榛蔚人還在國外促進花蓮觀光旅遊。


https://www.roc-taiwan.org/kr/post/15215.html


但,2023/9/22 徐榛蔚已經取消行程返國。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9月23日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30分鐘內傾洩出1,540萬噸的湖水,將近6,00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洪流夾帶泥沙滾滾而下,將台9線的馬太鞍溪橋沖斷,並沖破光復市區北邊的堤防、灌進市區。災情慘重的佛祖街,掩蓋而至的黑泥竟達2米高。⋯


「很多人就是不信邪,」邱金仲無奈表示,部分居民堅持不願撤離,當洪水沖入,幾乎沒有時間逃生,一下就淹沒一樓,平房只剩屋頂,導致了整條佛祖街上多起死傷。當邱金仲走入大進國小收容中心,多數災民「謝謝村長」聲此起彼落,但也有災民不滿向他抱怨「為何沒有強制父親撤離?」邱金仲只能無奈回應,他已經盡力勸導了。⋯報導者


https://www.twreporter.org/a/mataian-creek-barrier-lake


當藍綠互推責任時,媒體抹黑造謠時,臺灣人民自發地穿雨鞋,帶手套、剷子去光復鄉協助清理災難現場,現場還有多加台灣的救災協會。


?行政院有沒有找專業的政務官來做災害指揮。


?偃塞湖8月就存在了,有沒有災害演練,沒有災害演練,如何臨時撤離?災害演練要動員哪些層級?層級到哪裡?責任就到哪裡。


https://youtu.be/S3rexWO9WS4?si=za7rCF1UU27wyLwh


是溢流?還是潰壩?人民最有感,畫面會說話。


水滿出來了,就會溢流,決堤潰壩,只是時間罷了!


臺灣人民可能安逸太久了。


柏楊的中國國人史綱開篇就在講中國的地理地形,黃河的河床,比河堤外的居民住宅還要高,可以想見如果決堤會發生什麼事。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言論自由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第一次看到這一首詩是在中研院胡適紀念館,胡適手書。作者是南宋詩人,楊萬里。意思很清楚,不用翻譯也知道。😄😄

 

言論不自由,自古至今而然,但言論真的封鎖得住嗎?

 

 

2024年台灣大選,有一位前中國央視的記者,現在已經定居在日本,他來台灣為自己的新聞團隊找素材。當時來參觀台灣大選的,還有好幾組來自海外的中國人,

 

因為王志安上了賀瓏夜夜秀,做了一期關於大選的節目,他評論三個黨的政治人物,這也是賀瓏過去常常做的主題,幾乎所有的政治人物都被他評了個遍。(賀瓏後來下場不好,因為那一期節目,製作單位喪失了好些個贊助商,他現在也已經離開薩泰爾。少了一個那麼有趣的人,當然後來我也不追蹤了。)

 

說回王志安在臺灣的事兒,以下維基百科

 

中華民國政府大陸委員會稱,王志安是以海外居住的大陸地區人民的觀光簽證來台,上網路節目《賀瓏夜夜秀》已違反相關法規。[25]內政部移民署宣布王志安違反《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第16條規定,決定取消其一年多次出入臺灣的許可,同時管制5年不予許可來臺觀光[27][61][35]。王志安不滿內政部的行政處分,並宣布提起訴願。

 

王志安事件是不是政治事件,大家自有公評,但海外華人藉此關注臺灣民主狀態一直沒斷,而且王志安的直播只要講到這件事,詭異的,捐款的人特別多,其中很多都還是台灣人。連結如下~

 

https://youtu.be/5uFW0eQjEio?si=q_2B1AX3qGVO_8oR

 

https://youtu.be/cXNoADEWuxs?si=KTSbbLnwziXIQoUz

 

https://youtu.be/S-EzMe7DqQE?si=JDqnhLNx39A7XiCU

 

https://youtu.be/0Q4bAVvAwIY?si=RQrpDkb_tZ0kMLWw


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憲法法庭的工作

台灣憲法法庭審理以下案件類型:法規範憲法審查、裁判憲法審查、機關爭議、總統副總統彈劾、政黨違憲解散、地方自治保障以及統一解釋法律命令案件。 其中,法規範憲法審查和裁判憲法審查是最常見的案件類型,由人民聲請,用以維護憲法保障的權利。 


關乎人民的部分


法規範憲法審查案:審查法律或命令是否違反憲法。 

裁判憲法審查案:人民認為法院的確定終局裁判或該裁判所適用的法律、命令牴觸憲法時,得以聲請憲法法庭審查。 


關乎國家機構間的解釋


機關爭議案:審查國家機關間的爭議是否符合憲法。 

總統、副總統彈劾案:審理總統、副總統的彈劾案件。 

政黨違憲解散案:處理違憲政黨的解散事宜。 

地方自治保障案:處理與地方自治相關的案件。 

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案:為確保法律解釋的統一性而為之解釋。


關乎人民的部分


在美國,婦女可不可以墮胎是多年爭議的問題,而且從歐巴瑪到川普,法規已經變換好幾次了。


在臺灣呢!

* 《民法》「父權優先條款」違憲

* 同性婚姻合法化

* 通姦除罪化


以上可以看出,憲法法庭是用法律解釋法律,法官不能創作法律。第二,不同時代,對法律的見解也會改變。第三,憲法處理的都是有爭議性,但大多不具急迫性的法條。


賴政府上臺後,憲法法庭很忙碌,死刑違憲,(我個人不反對廢死,但是我反對在法律條文沒有更公正的修改之前,倉促廢死,不符合公義。)其實也可以凍死,而且蔡政府也真的凍了好一段時間)。


接下來就是國會改革違憲。


(2024年台灣憲法法庭有兩項重大裁決:

一是9月宣告死刑仍合憲,但嚴格限制適用範圍,僅限於「最嚴重的犯罪類型」,並加強了刑事訴訟程序保障。 

二是10月宣告「國會改革法案」中的「藐視國會罪」違憲失效,並對國會的調查權、聽證權條文部分宣告違憲。 

此外,2024年12月,立法院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案,規定憲法法庭組成時,同意違憲宣告的大法官人數不得少於9人,但在2025年初生效後,由於當時在任大法官人數不足(僅8人),導致憲法法庭無法進行實質評議和判決,面臨停擺危機。 )


自從憲訴法成立以後,憲法法庭的紛擾,也沈寂了一段時間。但大法官的工作不是只有憲法法庭,他們有很多的研究工作,社會觀察要處理。


然而大罷免失敗後,執政黨有些工作又要找大法官來處理了!


2025/10/7 陳嘉宏專欄:大法官 是誰允許你們這樣「睡覺」的?

鏡報 總主筆:陳嘉宏


2025/10/8 三位大法官蔡宗珍、朱富美、楊惠欽發聲,指低於10人無法組成合法憲法法庭。


至於執政黨有什麼事要大法官處理呢?我猜⋯

*警消軍人調薪

*預算問題

*錢錢錢 在野黨看太緊了!


我記得,馬英九任內,他也讚成同性婚姻,但國民兩黨(沒錯,是兩黨)就在那邊吵翻天,甚至某個教會還牽扯進來,我那時就十分不解,還寫了一篇不解的文章,但蔡英文政府上來,很快(二年吧)就通過了,又是不解,立法院改變了嗎?現在了解了,看,憲法法庭多好用。😄😄😄


https://bignature-loca.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10.html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關於以巴

關於以巴

在我還是一個小小孩的時候,以巴問題就已經佔據新聞版面許久,期間又是阿拉法特,又是拉賓,大衛營,⋯拿了個諾貝爾獎,拉賓被暗殺⋯


數十年後的今天,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很多學者嘗試著從歷史根源去尋找,古代猶太人曾在此立國。有的解釋土地所有權問題,土地是屬於人民的?是屬於國家的?沒有國家的人能擁有土地嗎?像庫德族,像巴勒斯坦人。納粹屠殺猶太人,錫安主義抬頭,英國處理分割不當,以色列挾受害者之姿,迫害另一群受害者⋯⋯


但讓我們回顧,猶太人是怎麼來到巴勒斯坦這一塊土地的。古代的猶太人又是以什麼樣貌存在? 


聖經舊約記載,上帝造了天地以後就休息了,土地上的人們經歷了大洪水,只剩一部分人留下來,大洪水之說,在其他族裔的傳說裡面也存在,華夏人民想必也不陌生。


猶太這個族裔,在更早之前,他們自稱閃族,操閃米特語,跟其他的少數民族一樣,在地中海東岸流浪。或許他們也曾經跟貝都因人一樣牧牛牧羊牧駱駝,順便做一點運輸生意。祖先亞伯拉罕早期住在伊拉克一帶,他透過妻子撒拉生了以撒,以撒生以掃、雅各。這個時期他們住帳篷,養牲畜,雅各還在帳篷外跟天使摔跤,好像蒙古人。亞伯拉罕可能後來從事傳統的牧業以及運輸,他發達起來了,變成有錢人。聖經故事就此停住,我們只是想要透由舊約去了解早期的猶太人祖先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他們其實跟附近的族裔一樣,畜牧運輸住帳篷,熱情,但由於沒有穩固的國家組織,生存需仰仗宗族的庇佑,族裔與族裔間有著或多或少的血緣關係,甚至於早期的語言文化也一樣。


至於猶太人是怎麼樣從現在的巴勒斯坦流向全世界?在早期他做為一個不是那麼大的族裔,有可能會被一些新生的帝國綁架或是驅趕,然而他們還可以從這樣的流轉中找回他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在異鄉找回彼此。為什麼?


摩西五經據說寫作在新巴比倫時期,也就是距今2500年前,那個時候的猶太人正在做巴比倫之囚。


摩西五經紀錄從創世紀,一直到摩西出埃及、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摩西(西元前13世紀)作為一個族長,與他的祭司兄弟,用祭典、用法典(十誡),用生活的方式、用文化把猶太這個遊牧民族從巴勒斯坦地中海東岸其他的遊牧民族中區別出來。他們的保護神是耶和華,不得為他塑像,因為耶和華沒有形象可言。耶和華是沙漠中的龍捲風,是荊棘中的火,是光,是一連串預言⋯


在舊約中,猶太人不能吃豬肉,連宰殺牲畜都要符合律法,現在的清真食物也一樣。這些區別性的戒律,將猶太民族緊緊捆束在一起,也難以跟其他族裔融合,猶太人因此產生。


猶太人是如何從畜牧農耕轉而從商的呢?其實一點都不奇怪,當你居住的地區成為運輸的通道,它就自自然然地形成了。在大航海的西葡開闢新航道前,陸運,沿陸地航運早就開始了!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自古就是很精明的生意人,阿里巴巴的冒險就出自伊朗阿拉伯一帶。誰能擁有蘇薩,就可以跟宙斯鬥富,蘇薩在今天的伊朗,也就是波斯。於是古代從東方來的中國精品,東南亞的香料,印度的寶石、各式手工藝品,就沿著東南亞這一條線,源源不斷地送到阿拉伯,再進入地中海。


所以以前都說猶太人被驅趕到世界各地,在這裡小小的反駁這樣的想法,可能一開始猶太人做一個小民族他是被驅趕的、被俘虜的,被迫離散,但是他從貿易運輸中獲得甜頭的時候,他也走向世界。在中國的泉州、西安都有猶太人的據點。在印度的西北角,也有猶太人的據點。印度還有善於航海的希臘人,可惜希臘人沒有來過中國。我們現代人以為自己對世界很通曉,但兩千年前的人們也已經在沒有地球儀的狀況下走遍世界。


猶太人不只在中國、印度有據點(帕拉德錫猶太會堂 Pardesi Synagogue

),他們在歐洲的大城市,連古羅馬城都有他們的居住區,所以使徒保羅可以遊走各地,以弗所,柯林斯(歌林多),羅馬,西班牙,埃及亞歷山卓⋯都有基督徒,當然也有猶太人的聚居地。等歐洲的城市漸次發展,猶太人分佈得更廣更細膩,譬如威尼斯。猶太人散居各地,方便起他們從事一個行業,金融借貸,匯兌。他們也可以從貿易賺錢,甚至從戰爭中賺錢。當歐洲人熱愛花錢攻城掠地建城池時,猶太人在累積黃金珠寶好變現的資產,一進一出賺差價。這才是猶太人散居各地的原因。否則光憑戰爭,沒辦法把猶太人趕到印度去,趕到中國去,趕到俄羅斯,趕到捷克布拉格,趕到羅馬,趕到西班牙,趕到北非,趕到埃及亞歷珊卓⋯


又因為猶太人在世界各地定居,在二戰時遭受民族主義以及納粹迫害,他們意識到了他們一定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錫安主義早期不是那麼被猶太人認可,在遭遇過這些事情以後,錫安主義就興盛了起來,從世界各地奔赴回狹小的巴勒斯坦土地時,會發現有黑皮膚的猶太人,有西班牙的猶太人,有俄羅斯的猶太人,當然也有德國的猶太人,還有最近烏克蘭的猶太人⋯不知道有沒有人去做基因檢測,這些現在號稱自己是猶太人的人,他們跟原本在巴勒斯坦地上的早期猶太人血緣是否一樣,或許現在的巴勒斯坦人,跟早期猶太人的血緣反而是更近的。尋遍網路都沒看到這樣的報告,不曉得現在的以色列猶太人經不經得起這樣的檢視。其實,在海外猶太人奔赴巴勒斯坦地之前,那塊土地上世居的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是和平共處的。


猶太和阿拉伯世界都尊奉以牙還牙,甚至百倍奉還,以巴衝突也就會持續下去,直到有一天他們都要站在他們共同祖先亞伯拉罕面前,誰能告訴誰,殺了那麽多無辜的孩子,正義站在誰那邊呢?


⋯AI 摘要 以撒的故事

「以撒帳篷」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意思:在聖經《創世記》中,指的是以撒的住處或他娶妻的居所;在基督教靈修觀點中,它代表以順服的態度築祭壇、呼求神名後才支搭帳篷過生活的屬靈原則;此外,「以撒」這個名字也連結到猶太教的住棚節,節慶中的帳篷(或稱棚子)象徵性的住屋,慶祝神在曠野的同在。

https://youtu.be/ADZGbn5kpLw?si=beWgH5JsmVl0B4ay


波斯,猶太人的恩人,順便了解那個時代

https://youtu.be/dyhmWsMs5Pk?si=uQDDUJTi-LqXXdCo

以巴衝突

https://youtu.be/YLs7h3Qwwjw?si=ldspCJMxybE0VwEF



亞伯拉罕的時代
⋯亞伯拉罕的時代約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20世紀之間,約為青銅時代中期。 他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尊奉的先祖,其生平事蹟與當時的文化習俗相符,考古發現也證實了他作為歷史人物的可信度。



時間點
出生:: 亞伯拉罕約出生於公元前2166年。
逝世:: 亞伯拉罕約逝世於公元前1991年。
歷史時期:: 這個時代屬於青銅時代中期,考古學上稱之為「族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