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本名陸偉民,1955年出生,也是經歷了1966~1976十年文革的作家。最近很喜歡看經歷文革時期大陸作家的書,像史鐵生(1951~2010),周國平(1945~)等,我想,興許是十年文革的浩劫,讓人對「所謂的人」有特別不一般的見解,對所謂的人生也有不一樣的感悟。就像蘇聯時期作家索忍尼辛以及齊瓦哥醫師的作者鮑里斯,因為布爾什維克黨及史達林時代的恐怖統治,激發出了人類至真至美的情感索求,孕育出美麗詩篇。
巴斯特納克曾說過:「當我寫作《齊瓦哥醫生》時,我時刻感受到自己在同時代人面前負有一筆巨債。寫這部小說是試圖償還債務。當我慢慢寫作時,還債的感覺一直充滿我的心房。多少年來我祗寫抒情詩或從事翻譯,在這之後我認為有責任用小說講述我們的時代……」。引自維基百科
二十世紀真是一個特別的世紀,繼西方地理大探索,科學大發現,藝術、文學、思想蓬勃發展,這一切的沸沸揚揚到了二十世紀,卻是以兩場時間上距離不久的世界大戰作結,這以後人們除了自制外,也開始思考回味自文藝復興以來,西方世界的發展,歷史走到這裡,也開始進入反省。這本「二十世紀西方文化風景」,書寫自史賓格勒,愛因斯坦,佛洛伊德,海德格,索緒爾,歌德……,到卡夫卡,卡謬,最後以奧修作結。呼!光打這一串人名,就已經覺得令人驚奇,更何況,我還沒有全打呢!
摘錄書中一小段話,「….在邏輯終止的地方開始想像,在語言終止的地方開始藝術,人類通常將無法訴諸語言,或憑藉語言無以言說的一切,交付上帝或者交付藝術。…….」
文中有一段論到,西方的哲學意象像陽具,東方像庭院一說,我倒是被刺激產生另類想法,這也是閱讀李劼的副作用,一直被刺激去思考。
我覺得東方的思想精神像圓,或圓形軌道,而西方的思想精神,像聖經裡的巴別塔建構。
東方的思想常常是導引向軌道迴旋,譬如輪迴,譬如周而復始,陰晴圓缺,太極的圖像也是圓,而東方人喜歡,圓滿,圓融,面面俱到。這一種圓的意向,周而復始的想法,讓東方人產生一種保守務實的精神,即便是美的喜好也偏好像玉一般溫潤,而不是鑽石的璀璨。
東方人圓的意向也與大自然相通,太陽、月亮、行星的週期運行是周而復始的,連自身的身體也認為是寄居的,遵循成住壞空的循環。
西方的思想精神則像建造巴別塔,以紮實的基礎,指引向天,既有探討宇宙奧秘的壯志,又有一覽天下的豪情,這也讓我們了解,為什麼當年是八國聯軍到中國,黑船到日本,而不是中國的龍船開到倫敦或葡萄牙、西班牙。
然而圓形軌道久了,就會釀造醬缸氣息,社會一片陳腐,像紅樓夢裡的寧榮二府,人物汙穢陳腐,而大觀園則是另起造的新氣象,有新鮮的流水,美麗的花朵,純粹的情感。
西方以合理的邏輯為架構,眾志成城建造的巴別塔,一路向天,也探索上帝的基因密碼,也建構原子世界,也放眼宇宙奧秘,微觀的巨觀的,科學的人文的,這一路向天的前進求索,掉下來的渣子,變成了工業革命,建造原子彈,以及資訊革命,甚至改變地球外貌,人造衛星滿場跑。
是啊!西方的發展方式有可能是一條不歸路,但在宮崎駿動漫「風起」中,在片尾,有一個問題被拋出來,「你喜歡有金字塔的人類世界?還是沒有金字塔的人類世界?」
唉!不管喜不喜歡,我們都已在其中了,那就謹慎取用,詩意般地活著吧!推薦李劼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