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由做數學中認識自己

學生考上高中了,我恭喜她,她說老師你能不能繼續當我的家教老師,我說我都幾十年沒碰高中數學了,還是去市區找補習班吧!她說她寧願我來教她,我說,那就一起努力吧!

先說說,我不是那麼願意負全責的老師,上課時就事先聲明,教書是我的事,考試是學生的事,所以考試前,就放假,老師也樂,除非有問題來問。我教數學時不喜歡把所有題型都灌給學生,我也因材施教,程度到哪,就多一點點就好,學得快樂比較重要。在國中數學的領域內,因為熟悉,而且也簡單,我很快就知道在哪裡是突破點,或放棄點。

但高中數學不一樣,它比較難,內容龐雜且深入,思考要更細密一些,對於幾十年沒碰高中數學的我來說,還真得費一點心思。今天早上,我做了一系列的複選題,幾乎都錯,(真挫折,當學生真可憐),在過去,我都會懊惱自己的粗心,老是看錯題意,幾十年過去,今天還是一樣,又犯了一樣的錯,我看著題目反問我自己,題目明明是這樣問,為什麼我會那樣想?日常生活中,我是不是常常會先入為主的去想事情,因為過去累積的經驗強力的影響我,或是我強烈的倚賴過去的經驗,以至我不能用更開放的心胸去看事情。孔子說無意無必無故無我,這麼耳熟能詳的教誨,我卻天天在犯這樣的過失,孔子所說真是深入人心直指缺失的至理名言啊!這也跟佛經上所作的教導是一樣的,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顆新鮮活潑的心,讓我們所看到的事是直接而透徹的,不帶著過去的影子。


看來做數學也是訓練自己思考邏輯,發現自己心性的好方法,如果可以的話,在年齡大的時候,再重頭翻翻數學題目來做,說不定還可以避免老人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