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是由歐亞區域發展的戰爭,各自慢慢地延伸,最後又把美國給拉扯進來,變成一個世界大戰。
戰後的世界局勢,又進入一種風雲詭譎之勢。首先很多國家加入了共產陣營,不管是被迫的或是自願的。就中還有俄羅斯這個大帝國,延續過往至今對土地的渴望。他的擴張也引起歐美的警戒。美國外交官喬治·凱楠1947年文章《蘇聯行為的根源》論證了蘇聯政權的擴張主義而這種影響必須在對美國有戰略意義的領域中被遏制。
俄羅斯,這個長年在苦寒地生存的民族,在彼得大帝一次歐遊的壯舉中,立志改造國家推行現代化。
橫掃歐洲的拿破崙,最終在俄羅斯吃下了敗仗,從此一蹶不振。俄羅斯就給人一個蹲守在北方的北極熊的觀念。直到日本打敗了他,從此讓歐洲不敢輕視日本,而日本的軍國主義、殖民主義也從此抖擻起來!
然而俄羅斯為甚麼要ㄧ直擴張呢?他本是一個陸權國家,為了發展海權,在東方向中國奪取了海參崴,西方則為了奪取了波羅的海和黑海的出口。讓這兩個出口暢通無阻,他又控制了這兩個海域沿海的國家,伊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敘利亞、土耳其等,也向北攻打芬蘭,佔據芬蘭一塊土地。2014年佔了烏克蘭克里米亞一塊土地,讓亞速海變成他的一個內海。然而亞速海出來到黑海,再經馬摩拉海,到地中海,而馬摩拉海完全控制在土耳其之下。在蘇俄老大哥跟美國老大哥之間,土耳其總是謹慎的搖擺著,又因近年俄烏戰爭和以哈戰爭,土耳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最近又抖擻起來了!
既然俄羅斯想要擴張他的出海通道,為什麼他不採取跟沿線的國家談判呢?何況他還有那麼多的天然氣石油輸出,也可以作為籌碼,不是嗎?
不過有了跟史達林談判的經驗,我想西方國家應該對俄羅斯存有很大的疑慮吧!
普欽在2014年佔領的克里米亞,2022年又出兵烏克蘭,普欽的下一步想要做什麼呢?當然現在的這一步他還沒有完成。
我想要了解的是,靠擴張,俄羅斯的政權統治者能拿到什麼好處?
這一次出兵烏克蘭三年半還沒有結束,損失那麼多的兵員以及武器設備,這是普欽當初有預測到的嗎?如果這不是他所預期的結果,回到當初,他還會出兵嗎?
如果不是普欽統治俄羅斯,換一個領導人上來,俄羅斯也會出兵烏克蘭嗎?
二戰時期美國的外交官喬治凱南,他曾經撰寫X論文,「蘇聯行為的根源」,他認為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來自於俄羅斯的沒有安全感。
但這樣的論調跟後來的戈巴喬夫,葉爾欽的行為模式又不一樣。所以今天普欽的獨裁極權模式,ㄧ是跟政治體制有關,二是跟領導人的特質有關,第三可能也跟俄羅斯人的文化有關。
俄烏戰爭今天已進入長期消耗戰。雖然這是一場不對稱戰爭,但烏克蘭靠著外籍軍團以及歐美的援助,它撐下來了,在人員的損失上面他用遠程打擊無人機遙控去解決前線硬碰硬的局面,空軍方面因為接收了很多來自各國的捐助,還在適應當中。
不管俄烏戰爭未來的發展會如何?但一場扎扎實實的戰爭也會影響未來俄羅斯的領導人思考,是否所有問題都可以靠戰爭來解決?
俄羅斯人如何看待俄烏戰爭?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0858901
凱南認為,蘇聯對世界的看法源自傳統的「俄羅斯的不安全感」[2],文章於1946年2月22日到達華盛頓,其中最著名的一段為:儘管蘇聯不受理性邏輯的影響,但對武力邏輯高度敏感。[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5%87%AF%E5%8D%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