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的小孩總會被教導,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是用來紀念屈原的,這樣的說法,讓我以為划龍舟吃粽子,始於屈原投江以後。可是當我看到台灣的原住民吃阿唄,用月桃葉包糯小米包肉,這樣的行為,應該不是紀念屈原吧?大陸很多少數民族也用竹葉包粽子,但是這些少數民族應該也不是紀念屈原吧!還有越南也是用竹葉包糯米,但是他們說這是大王獻給他的父王的禮物。
所以吃葉子包糯米並不是始於紀念屈原,而是先民們在沒有現在精緻的食用器材時,選用的食物裝裹烹調方式。
事件發生先後的錯亂,在我們的歷史上其實常常發生。譬如猶太人被從應許之地驅逐的事。是他們走出去,還是被驅趕,還是兼而有之。以下出於網路~
印度的猶太人
⋯印度最早的猶太社群大約在公元前10世紀就已經存在,與所羅門王時代有關,當時猶太商人到印度從事貿易。 另外,也有說法認為在公元前6世紀,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被毀後,部分猶太人逃到印度,與當地社群融合。 還有一些猶太人,特別是科欽猶太人,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摧毀後,也逃到了印度。⋯
羅馬的猶太人
⋯ 猶太人最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在羅馬,並且在羅馬有相當規模的猶太社群。 具體來說,最早的猶太人移居羅馬可追溯到西元前63年龐培攻佔耶路撒冷之後。 此外,使徒行傳也提到,在西元33年的五旬節,就有來自羅馬的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聽到了福音。
在中東的猶太人
⋯根據希伯來文聖經,「流亡」一詞是指公元前8世紀從以色列王國流亡出來的以色列人的命運,也指公元前6世紀從猶大王國流放出來的猶太族人的命運。⋯
⋯雖然這個時期(西元前~500年)大多猶太人,特別是富裕的家庭,都在巴比倫,但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塞琉古帝國、安息帝國和薩珊王朝的連續統治者下,他們的存在是默默無聞的,沒有什麼政治影響力。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期間,流亡者中最貧窮但又最具宗教熱情的的猶太先民返回到猶大王國/以色列地,並在耶路撒冷重建了聖殿作爲自己社區的中心。該猶太分支以其強烈的宗教情感著稱,對摩西五經有著執著的依靠,並將其作為自己身份的核心。⋯
中國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其中最早的紀錄大約在公元7世紀到8世紀之間,但可能更早。 一般認為,最早的猶太社群是北宋時期在開封形成的。 此外,近代也有猶太人因為貿易、政治迫害等原因,陸續移居到上海、哈爾濱等地。⋯
西班牙🇪🇸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公元3世紀左右就開始在西班牙定居了。 儘管在西哥德人統治期間,猶太人面臨許多限制和迫害,但仍有部分猶太人在當地生活。 在穆斯林統治時期,猶太人的處境一度有所改善,但後來又面臨新的挑戰。 最終,在1492年,猶太人被西班牙驅逐出境。⋯
北非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北非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已經有猶太人在北非定居的紀錄。⋯
俄羅斯🇷🇺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俄羅斯地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紀,當時有傳說稱猶太人就已經進入了俄羅斯,並且這可能與東正教傳入俄羅斯的時間相吻合。 ⋯
以上是我在網路上搜尋猶太人在世界各地分布的地區,以及他們遷徙過去的時間,可以流亡到那麼遠的地區,到底他們是流亡過去?還是主動遷徙過去?在這個遷徙的過程,猶太族群靠什麼來維繫彼此間的連結,靠宗教?靠貿易?還是⋯
與其說猶太人是流亡世界,不如說他們是去世界各地建立貿易據點。這與阿拉伯人到東南亞,到中國的泉州做貿易一樣,現在東南亞的伊斯蘭國家,都是以前阿拉伯人經營的貿易據點。希臘人以前也是航海能手也曾拓展他們的貿易據點到印度,但只到印度。威尼斯商人也曾走遍世界各地,譬如馬可波羅。當鄂圖曼起來,把通往東方的道路全部據為己有,大航海時代就開始了,當然大航海的技術,天文地理的知識已經具備了。
原來在古代,從阿拉伯半島,一直到印度、馬六甲、到新加坡、到泉州其實一直都很熱鬧。商人為了利益走遍天涯海角,那時候的猶太人,應該也是這樣吧!
https://youtu.be/SlkHiA-ahkU?si=wfgpj6_JKLMUdU7d